细胞分裂次数过多,易导致突变产生癌症?那么体育锻炼新陈代谢加快,会不会导致癌症
按我理解做个回答吧。人体正常细胞群分三类,1休止细胞群,成熟稳定状态,正常无增殖也无丢失,如神经肌肉组织等。2增殖不稳定细胞群,生命期内可增殖但速度渐慢,增殖略大于丢失,如肝肾,如果肝部分切掉或损伤,可以刺激肝细胞再生。3更新或增殖稳定细胞群,分裂多,丢失也多,如皮肤粘膜表面细胞不断脱落,机体自身反馈机制,不断更新补充,保持平衡。当受损伤时,会刺激原始细胞加快分裂以补充损失保持平衡。从上述可知正常细胞不是突变的癌细胞,没有致癌因素刺激,再增值也是正常细胞。癌细胞是多种因素引起细胞突变形成的,可能有多个阶段和过程,癌细胞特点是不受机体控制无限生长,有侵袭转移毒素等特点。从上述可推断正常锻炼即使细胞分裂次数多也不会导致癌症,这是两回事。
运动后新陈代谢会提高多少
运动后的新陈代谢提高的程度因人而异,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个体的基础代谢率、运动强度和类型、运动时间的长短等等。一般来说,运动后的新陈代谢会在运动结束后的短期内提高,这被称为后燃效应。
后燃效应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取决于运动的类型和强度。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如高强度间歇训练)通常会导致更长时间的后燃效应。研究表明,高强度训练后的后燃效应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长达一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后燃效应对整体能量消耗的贡献相对较小。大多数研究表明,运动后新陈代谢的增加量通常只占总能量消耗的5-15%。
除了运动后的后燃效应外,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运动对整体新陈代谢的影响。通过定期参与适度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这意味着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你的身体也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因此,要想有效提高新陈代谢,除了运动外,还需要注意饮食、睡眠和其他健康生活习惯的综合调节。
据说人体细胞只能分裂50次,运动健身会加快新陈代谢,难道说运动会减少人的寿命吗
是否有科学依据是科学家的问题。说运动会减少人的寿命是无稽之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加强运动,增强体质”此不错了?从小听老人说:“人是病死的,不是累死的。”其本意虽然是教育后辈干活不要怕苦怕累,但也是有一定哲理的。当然,如果本身已有毛病,过度运动或劳累那肯定会影响身体。一般身体正常的人,通过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以增强体质是毫无疑问的。譬如新中国首位马拉松冠军张亮友现已93岁,妻子尚殿娥已88岁,至今每天还跑10公里以上。这说明运动并不会减少人的寿命。
谢邀!
据说人体细胞只能分裂50次,运动健身会加快新陈代谢,难道说运动会减少人的寿命吗?
上世纪上半叶,医学界的确有一种观点认为,过度频繁和剧烈的劳作或锻炼是危险的,可以导致早死,缩短人的寿命。
最剧烈的运动绝不应该超出开始出汗的限度,一旦超过就是危险的——罗伯特·伯顿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比如16、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忧郁的解剖》的作者罗伯特·伯顿就说过:
“很多人热衷于频繁和剧烈的劳动和锻炼……最剧烈的运动绝不应该超出开始出汗的限度,一旦超过就是危险的。”
当然,当时给出的理由并不是题主所称的“人体细胞只能分裂50次,运动健身会加快新陈代谢”,也不是有的人所说的“一个人一辈子心跳呼吸次数使用一定的,运动加快了呼吸心跳次数因而会缩短寿命”。
而是说:“剧烈运动造成的巨大的体力消耗可以被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感受到,但心血管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压力。长期剧烈的锻炼会对身体任何器官造成伤害,对心脏的损害尤为突出”;
或者,“锻炼损耗虽然短期内不会显示出特别的伤害,但日积月累的效应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麻烦,从而导致过早死亡,缩短寿命”。
剑桥的大学皮划艇运动员与同时期“知识分子”寿命比较的研究
“运动减寿”的说法到20世纪初期在学术界似乎占据了主流地位,尽管依据的证据大多是人们的印象和轶闻。比如,某某运动员剧烈运动诱发主动脉瘤破裂死亡,某某运动员猝死在运动场上之类。
这种说法也引来了很多更严谨的研究。
比如,其中最为有趣的是一位学者对剑桥大学1860年到1890年间毕业的皮划艇和其他运动项目的男运动员,与同时期毕业的男性“知识分子”,以及随机抽取的毕业生作为对照组的死亡原因和寿命长短所做的对比研究。
结果,无论是运动员、“知识分子”与随机对照之间,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之间,
还是不同剧烈程度运动组之间,平均寿命和死亡原因都没有明显不同。
这项研究于1954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
差不多同时,1953年发表的一项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缺乏体力活动与慢性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对扭转人们的认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缺乏运动显著减寿,影响比肩吸烟危害
此后,大量研究以充足的证据表明,缺乏运动显著增加冠心病、2型糖尿病,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只要慢性病风险6%至10%;
同时,增加9%的过早死亡,即明显减寿。
9%死亡率增加意味着什么?
一项研究中,以2008年全球总死亡人数5700万计算,如果完全消除缺乏运动这一行为,可以减少530万的死亡,这种影响完全可比肩吸烟的危害。
研究引用WHO的数据称2000年全球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为500万。其中,还特别引用了中国作为吸烟大国的数据称,如果全部消除吸烟,中国每年女性死亡率将降低3.1%,男性降低高达12.9%。
积极运动可以明显延寿
在评论运动是增寿还是减寿时,人们往往引用自己身边人的例子说事。
稍微懂点统计学的都知道,这种个例和轶闻根本不具有任何证据力,能作为证据的大样本组的人群研究。
2012年一项全球性研究显示,如果在全球范围内完全消除缺乏运动这一不健康因素,全球人口将平均延长预期寿命0.68岁。
有人或许会嗤之以鼻:切,0.68岁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请注意,这个0.68岁是指世界全部人口的平均值,其中既包括积极参加运动的人口,也包括不运动的人口。
要知道,这种增加的贡献全部来自积极运动的人,却要被包括不运动的人在内的全部人口平均摊薄。
如果单独计算运动给积极运动者带来的延寿效应,这个数字会显著增加。
比如,美国的研究,如果50岁的人从不活动转向积极运动,平均预期寿命将会增加1.3-3.7岁。包括我国在内东亚人的研究中,30岁及以上人群保持积极的运动,平均预期寿命将会增加2.6-4.2岁。
正如上文所述,运动的延寿效应与消除吸烟和肥胖的作用完全比肩。
比如,对应于50岁的美国人积极运动平均预期寿命增加1.3-3.7岁;如果完全消除吸烟的危害,50岁美国人预期寿命增加2.3-2.5岁。
至于肥胖的效应,一项研究中,如果美国所有肥胖者体重都达到正常体重,估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0.7~1.1岁;另一项分析的结果是0.5~0.7岁,都与消除缺乏运动带来的0.68岁相近。
可见,缺乏体力活动似乎具有与吸烟和肥胖相当的健康危害;相应的,消除缺乏体力活动这种不健康行为,也跟消除吸烟和肥胖一样具有明显的延长寿命的作用。
运动延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有人或者说,我看过这篇文章后才知运动有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延年益寿的好处。但是,我现在已经一大把年纪,现在开始运动会不会有些晚了?
证据显示,运动延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比如,最新发表的一项欧洲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40到79岁的中老年人群,不管原先的运动水平如何,哪怕是习惯于久坐的零运动者,只要开始运动,仅需要每公斤体重每天1 kJ能量消耗的增加——这个增加是非常微不足道的,相当于零运动的人,在5年内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一般的慢跑或者快走)体力活动水平,全因(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就会降低2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29%,癌症死亡率降低11%。
死亡率降低当然意味着寿命的延长。
研究指出,即使之前完全不活动,只要做出改变,达到和维持推荐的最低体力活动水平,就可以预防46%与缺乏身体活动有关的死亡。
为了健康,为了长寿,你,还等什么,动起来就会带来延寿的好处,永远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