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风情线的旖旎风光与文化底蕴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地理位置与基本概况
  2. 主要景点介绍
  3. 旅游体验与活动
  4. 文化意义与荣誉

在甘肃省的省会兰州,有一条宛如丝带般的风景线沿黄河东西向绵延展开,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兰州黄河风情线,它不仅是兰州的核心景区,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地理位置与基本概况

兰州黄河风情线东起城关区的雁滩,西至西固区的西柳沟,全长百余里,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是长达数十公里的南北滨河路,这条滨河路沿着黄河蜿蜒,路面宽阔笔直,两旁的花坛苗圃星罗棋布,宛如一条绿色的长廊,因此也被誉为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站在滨河路上,极目远眺,滚滚黄河水奔腾不息,令人心旷神怡,黄河两岸的景色各异,北岸是白塔山公园等景点,南岸则有小西湖公园等一系列景观,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主要景点介绍

1. 黄河母亲雕塑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滨河路中段,是由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的佳作,这座雕塑高达数米,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而优雅,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动人,她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个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天真可爱且顽皮,该雕塑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以及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

2. 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它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桥的前身是黄河浮桥,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但因黄河凌汛,每年需多次拆建,耗资巨大且极为不便,直到清光绪三十三年,才由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铁桥,并承包给德国泰来洋行建造,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再通过火车、马车等方式运到兰州,中山桥建成后,经历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以及解放兰州战役中的战火洗礼,依旧屹立不倒,如今已成为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远远超出了交通价值。

3. 绿色希望雕塑群

绿色希望雕塑群位于黄河母亲雕塑东180米处,是由甘肃130多万青少年捐资兴建的,主像由高11米、8米、3米三株汉白玉圆锥体变形树组成,高低参差,疏密有致地矗立于园林绿地之中,这三棵变形树寓意着三木成“森”,反映了甘肃人民种草种树、绿化陇原的伟大壮举,同时也象征着陇原青少年茁壮成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旅游体验与活动

在旅游旺季,来到兰州黄河风情线的游客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古老的皮筏摆渡是一项极具特色的传统项目,游客可以乘坐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感受“吹牛皮,渡黄河”的独特韵味,还可以乘坐橡皮艇在黄河上畅游,从不同角度欣赏黄河两岸的美景,当夜幕降临,黄河风情线上的灯光亮起,与黄河水的波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氛围,游客们可以漫步在滨河路上,欣赏沿途璀璨的灯光夜景,也可以选择乘坐游船夜游黄河,感受不一样的黄河之美,无论是老年人晨练、年轻人浪漫约会,还是外地游客观光游览,兰州黄河风情线都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文化意义与荣誉

兰州黄河风情线不仅是一条自然风光优美的景观大道,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长廊,它将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兰州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每一尊雕塑、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一段故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因其卓越的景观品质和文化价值,兰州黄河风情线获得了众多荣誉,在2018年举办的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兰州黄河风情线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同年9月5日,“游客喜爱的兰州十大精品线路”公布,黄河风情线入选;2019年6月30日,兰州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塑)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兰州黄河风情线的高度认可,也是兰州这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兰州黄河风情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景点景观、多样的旅游体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兰州乃至甘肃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历史文化,还是享受休闲时光,这里都能带给人们难忘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于母亲河的怀抱之中。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