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欣喜之余,新手爸妈往往会面临诸多育儿挑战,其中新生儿拍嗝就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吃奶时容易吸入空气,若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引发吐奶、溢奶甚至更严重的问题,掌握正确的拍嗝方法,能让宝宝感觉舒适,减少不适症状,也能让新手爸妈更加安心从容地照顾宝宝。

新生儿为何需要拍嗝?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幽门括约肌相对发达,加上吃奶时常常吞咽过多空气,这些空气积聚在胃里,就会导致胃内压力升高,通过拍嗝,可以帮助宝宝排出胃内多余的气体,缓解因气体积聚引起的不适,比如腹胀、打嗝、溢奶或吐奶等。
何时该给新生儿拍嗝呢?在每次喂奶后都应进行拍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只要宝宝吃完奶,都可能会有吞入空气的情况,所以及时拍嗝至关重要,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吸吮方式和母乳流出速度相对较慢且平稳,可能在吃奶过程中不太容易出现明显吞入大量空气的情况,但喂完奶后仍建议拍嗝;而配方奶喂养时,奶瓶的奶嘴设计、奶液流速等因素可能导致宝宝吞入更多空气,因此喂奶后拍嗝更是必不可少,有些宝宝在吃奶过程中表现出烦躁不安、频繁吞咽、哭闹等情况,也可能是吞入了较多空气,这时可以暂停喂奶,先给宝宝拍嗝,待气体排出后再继续喂奶。
如何正确地为新生儿拍嗝呢?常见的拍嗝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立抱肩法:这是较为常用且多数家长首选的方法,将宝宝竖直抱起,使其头部靠在一侧肩膀上,用一只手的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以空心掌(手指并拢,手掌微弯)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从下往上、从腰部往肩部方向,力度适中,节奏平稳,一般拍打 5 - 10 分钟即可,这种方法利用了重力作用,使宝宝胃内的气体更容易上升并通过食道排出。
2、坐立扶腿法:让宝宝坐在大人的大腿上,身体前倾,头略高于腹部,大人用一只手支撑住宝宝的胸部和下巴,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另一只手同样以空心掌轻拍宝宝的背部两侧,此方法适合稍大一些的新生儿,宝宝能够较好地坐稳时使用,能有效促进气体排出。
3、俯卧拍背法:将宝宝小心地俯卧在大人的一只手臂上,头部略高于身体其他部位,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轻轻叩击宝宝的背部两侧,从下往上依次进行,不过这种方法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因为新生儿颈部肌肉力量较弱,操作时要确保宝宝的呼吸道不被压迫,且要时刻留意宝宝的呼吸情况和反应。
在拍嗝过程中,新手爸妈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拍嗝时动作要轻柔、平稳,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受伤,空心掌的拍打力度要以能引起宝宝背部轻微震动为宜,过于用力可能伤及宝宝娇嫩的脊柱和内脏器官,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宝宝在拍嗝过程中出现脸色发紫、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拍嗝,检查宝宝是否鼻腔或口腔有异物堵塞,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拍嗝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5 - 10 分钟即可,若长时间拍不出嗝,也不要强行持续拍打,可尝试换一种姿势或等待片刻后再试,因为有时宝宝可能已经自行将气体排出或暂时不需要拍出气体。
除了拍嗝方法本身,日常喂奶的一些细节也能有助于减少宝宝吞入空气的量,比如母乳喂养时,妈妈要注意让宝宝的嘴巴充分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这样能使宝宝有效吸吮,减少空气吸入;配方奶喂养时,要选择合适的奶嘴型号和孔大小,使奶液流速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喂奶过程中,可以适当间歇性地给宝宝拍嗝,尤其是当宝宝吸吮几口后显得有些急促或吞咽过多空气的迹象时,及时停顿并轻拍背部排气,然后再继续喂奶。
新生儿拍嗝是新手爸妈育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拍嗝时机、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仅能有效缓解宝宝因吞气带来的不适,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互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新手爸妈们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尝试,相信很快就能熟练地帮助宝宝拍出嗝,让宝宝吃得舒心、睡得安稳,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