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身体状态的晴雨表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
  2. 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

在医学检查中,血常规是一项最基础且至关重要的检查项目,它如同一个精准的监测仪,能够反映出人体血液内的各种信息,为医生判断健康状况、诊断疾病提供有力的线索。

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

血常规主要检测血液的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一)红细胞系统

1、红细胞计数(RBC)

- 正常参考范围:男性约为(4.0 - 5.5)×10¹²/L,女性约为(3.5 - 5.0)×10¹²/L,新生儿的红细胞数较高,可达(6.0 - 7.0)×10¹²/L。

- 临床意义:生理性变化如精神因素(冲动、兴奋等)、气压低、长期多次献血等可导致红细胞增多;妊娠、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等情况则可能使红细胞减少,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高原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减少见于白血病、急性大出血、贫血等。

2、血红蛋白(Hb)

- 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20 - 160g/L,女性110 - 150g/L,新生儿 170 - 200g/L。

- 临床意义:其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增减基本相同,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

3、血细胞比容(HCT)

- 正常参考范围:男性40% - 50%,女性35% - 45%。

- 临床意义: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降低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 正常参考范围:80 - 100fl。

- 临床意义:升高可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等小细胞性贫血。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 正常参考范围:27 - 34pg。

-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等。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 正常参考范围:316 - 354g/L。

- 临床意义:同MCV、MCH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对贫血类型的判断。

(二)白细胞系统

1、白细胞计数(WBC)

- 正常参考范围:成人(4.0 - 10.0)×10⁹/L,新生儿(15.0 - 20.0)×10⁹/L。

- 临床意义: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等;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而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则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2、白细胞分类计数

- 中性粒细胞

- 正常参考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50% - 70%,绝对值为(1.8 - 6.3)×10⁹/L。

- 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白血病等;减少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 淋巴细胞

- 正常参考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20% - 40%,绝对值为(0.8 - 3.5)×10⁹/L。

-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等;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 X 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等。

- 单核细胞

- 正常参考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3% - 8%,绝对值为(0.12 - 0.8)×10⁹/L。

-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病活动期、单核细胞白血病、疟疾等。

- 嗜酸性粒细胞

- 正常参考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0.5% - 5%,绝对值为(0.05 - 0.5)×10⁹/L。

- 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 嗜碱性粒细胞

- 正常参考范围:占白细胞总数的0 - 1%,绝对值为(0 - 0.1)×10⁹/L。

- 临床意义:增多见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创伤及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减少见于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用药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过量等。

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

(一)早期发现疾病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以尽早发现许多疾病的踪迹,贫血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会降低;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会发生变化;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会表现为血常规指标的异常,这些异常指标为医生提供了早期诊断的方向,有助于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

(二)评估身体机能

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能够反映身体的机能状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身体的氧气输送能力;白细胞分类和计数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功能;血小板计数则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意味着身体的某些机能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确诊的疾病,血常规检测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在治疗贫血的过程中,通过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在抗感染治疗时,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感染的控制情况,医生可以根据血常规的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血常规检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项目,以其简单、快捷、经济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对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