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都市的一隅,隐匿着一座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宝库——成都永陵博物馆,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往昔的辉煌。

走进永陵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墓冢,封土高耸,形如半球,直径达 80 余米,高度约 15 米,其规模令人惊叹,墓冢内部分前、中、后三室,每室由木门间隔,虽木门已腐朽,但门上的铺首、饰片、泡钉等铜器精致依旧,彰显着昔日的华丽与庄重,这些铜器制作精细,鎏金工艺更添奢华之感,让人不禁遥想当年王建墓的不凡气势。
沿着通道深入,墓室内部更是别有洞天,墓室券顶涂有天青色,直墙部分涂朱色,色彩鲜艳,历经岁月仍不失其光彩,第三道券的券额上,残存一段红、绿二色绘成的宝相花彩画,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而棺床则是墓室的核心所在,须弥座式的棺床雕刻精美绝伦,四周浮雕着伎乐、花鸟、云龙图像,纹饰细腻且精美,原均着彩或鎏金,虽历经岁月洗礼,但其神韵犹存,棺床两侧置半身石雕“十二力士”,或谓“十二神”,他们形态各异,作扶抬棺床状,面部表情庄严肃穆,生动再现了当时宫廷中的祭祀场景,也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永陵博物馆最为珍贵且举世闻名的当属雕刻在棺床壶门之内的“二十四伎乐”,东西两面各 10 人,南面 4 人,皆为女性,其中舞者 2 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演奏各种乐器者 22 人,手持琵琶、筝、笙、笛等 20 种乐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在我国同时代的各类文物中,其乐舞场面之大和乐器种类之多皆堪称翘楚,这些石刻乐伎不仅展现了晚唐五代时期宫廷乐舞的盛况,更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她们仿佛被时间定格,仍在这地下宫殿中奏响着千年前的悠扬乐章,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领略那个时代的文化艺术魅力。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永陵还出土了许多其他珍贵文物,如象征帝王生前御床的石床,前端浮雕龙及狮形兽等神兽形象,正中安放王建像,前置双重宝*,两侧分列谥册匣与哀册匣,尽显皇家威严,还有那神秘的油缸,作为“长明灯”,缸内本应盛油置灯,却置于墓主脚下这一特殊位置,为墓葬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神秘色彩,而王建石刻真容像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通高 86 厘米的红砂石圆雕坐像,王建身着锦袍、头戴幞头,腰束玉带,足蹬皮靴,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睿智神勇,端庄安详,其神态刻画栩栩如生,与史书所载王建形象高度吻合,石像的雕刻手法写实逼真,雕凿技艺精湛传神,是我国历代陵墓中极为罕见的帝王写真,为后世研究五代时期的人物肖像雕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成都永陵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机构,自 1979 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这里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游客了解五代十国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时常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文化展览,如“永陵沙龙”“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著名油画家作品展”“中国梦·梦之旅——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等,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承,让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建筑布局到馆藏文物,从历史价值到文化意义,成都永陵博物馆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是五代十国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古代艺术宝库,也是现代人们连接过去、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在这里,每一处细节、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深入研究,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艺术追求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永陵博物馆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启迪,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历史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