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妇科炎症:高发且易被忽视的“麻烦制造者”
  2. 子宫肌瘤: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3. 卵巢囊肿:卵巢上的“不速之客”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安错家”引发的病痛
  5. 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威胁生命的妇科恶性“杀手”

在女性的一生中,妇科疾病犹如隐匿于暗处的阴影,时常悄然来袭,给她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困扰,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了解常见妇科疾病及其防治知识,对于每一位女性而言,都是守护自身健康、拥抱美好生活的关键所在。

妇科炎症:高发且易被忽视的“麻烦制造者”

1、阴道炎

-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发,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游泳池等间接传播,患者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异味,外阴瘙痒明显,间或有灼痛感,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常采用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配合局部用药,性伴侣需同时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 霉菌性阴道炎:念珠菌大量繁殖所致,多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等因素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衡,典型症状为外阴极度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外阴红肿、疼痛,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如外用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严重时联合口服氟康唑,注意消除诱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加德纳菌及厌氧菌大量繁殖,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鱼腥味,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状,部分患者会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通常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如口服甲硝唑、克林霉素,同时使用乳酸杆菌制剂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

2、宫颈炎

- 包括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宫颈黏膜、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而致,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增多,可伴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慢性宫颈炎更为常见,常因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疗迁延而来,或受分娩、流产、手术损伤刺激,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性交出血等症状,妇科检查可见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肥大、宫颈息肉等不同表现,根据病情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子宫肌瘤: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可出现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等,长时间可继发贫血;较大肌瘤可能压迫膀胱、直肠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便秘等;若肌瘤发生变性,还会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等,包括定期随访观察、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缓解症状)、介入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减少肌瘤血供)以及手术切除(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宜方案,术后需关注恢复情况并定期复查。

卵巢囊肿:卵巢上的“不速之客”

卵巢囊肿种类繁多,有生理性囊肿(如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常随月经周期自行消失)和病理性囊肿之分,病理性囊肿包括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因异位内膜种植于卵巢皮质生长所致,囊内液呈巧克力样,常伴痛经)、皮样囊肿(多为胚胎时期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囊内含毛发、牙齿等组织)、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囊肿增大后可能出现下腹不适、坠胀感,若囊肿蒂扭转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囊肿破裂可引起急腹症,诊断依靠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治疗方法依囊肿性质而定,生理性囊肿一般无需处理,病理性囊肿较小且无症状可观察随访,较大或有恶变倾向则需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指导后续治疗与随访。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安错家”引发的病痛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及盆腔脏器的浆膜面等,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典型表现是逐渐加重的继发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月经来潮即开始疼痛,持续至整个经期,少数患者可在非月经期也有下腹疼痛、性交痛等症状;还可导致月经失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不孕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约 30% - 50%患者合并不孕,治疗以缓解症状、去除病灶、促进生育为目的,常用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 a),可使异位内膜萎缩;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变严重或影响生育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恢复正常解剖结构,但术后复发率较高,需长期管理。

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威胁生命的妇科恶性“杀手”

1、宫颈癌

- 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高危型 HPV 如 16 型、18 型等是致病关键因素,早期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白带增多、混有血丝、呈米泔水样或水样有恶臭味;晚期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致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等,还会出现泌尿系统、肠道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便困难、便血等,以及消瘦、发热、贫血等恶病质表现,预防关键在于普及 HPV 疫苗接种、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早期宫颈癌预后较好,晚期则治疗效果受限,生存率显著下降。

2、子宫内膜癌

- 绝经后女性较为常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绝经延迟、长期雌激素刺激等是高危因素,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一,未绝经者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阴道流血;晚期可有下腹疼痛、贫血、消瘦等症状,一旦确诊需依据病理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及腹腔细胞减灭术),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辅以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早期患者预后良好,晚期预后较差。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危害不容小觑,女性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关注身体变化,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如每年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宫颈筛查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正确认识和对待性生活,积极预防各类妇科疾病的发生,让健康与美丽常伴左右,绽放属于女性的光彩与魅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