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了解、应对与管理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哮喘的定义与本质
  2. 哮喘的主要症状
  3. 哮喘的诊断方法

哮喘的定义与本质

(一)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使得气道在受到各种刺激时容易收缩和痉挛,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可由多种细胞参与,包括免疫细胞、炎性细胞等,这些细胞相互作用,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气道的炎症和狭窄。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哮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患者,其亲属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基因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反应、气道结构以及炎症调节等方面,使得个体更容易患上哮喘。

2、环境因素:环境中的各种过敏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于室内外环境中的物质,可被易感个体吸入后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症状发作,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以及某些药物和食物等因素也都可能诱发哮喘。

3、免疫失衡:哮喘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当接触过敏原或其他刺激物时,机体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失衡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Th1/Th2细胞失衡,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引发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和活化,进而释放炎症介质,损伤气道上皮,引起气道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以及黏液分泌增加,最终导致哮喘症状的出现。

4、神经调节机制:神经因素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一定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或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可使气道平滑肌紧张性增加,易于痉挛,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抑制功能缺陷,不能有效拮抗胆碱能神经的作用,也会导致气道收缩,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免疫功能和气道反应性,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哮喘的主要症状

(一)典型症状

1、喘息:这是哮喘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呼吸时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常感到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出现张口抬肩、端坐呼吸等情况,喘息的程度和频率因人而异,可因病情轻重、发作频率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气急:指呼吸急促,患者常有胸闷、压迫感,仿佛空气不足,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气急症状可能会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

3、胸闷:患者常感到胸部发闷、紧缩感,如同有重物压迫胸部,这种胸闷感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间歇性发作,尤其在夜间或凌晨较为明显。

4、咳嗽:咳嗽是哮喘的另一常见症状,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无痰或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在哮喘发作前可能会出现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等,随后出现喘息等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则主要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无明显喘息、气急等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

(二)发作特点

1、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影响,夜间和凌晨时分,人体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气道平滑肌张力增加,同时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使得哮喘患者的气道更容易受到刺激而收缩,导致哮喘症状发作或加重。

2、发作性:哮喘症状具有发作性,可突然发作,经过治疗后或在去除诱因后可迅速缓解或自行缓解,但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能会逐渐增加。

3、季节性:许多哮喘患者的发作与季节变化有关,尤其是在春秋季节交替时,这可能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在特定季节的浓度增加有关,春季花粉飞扬,秋季植物凋谢产生大量尘螨等,容易诱发哮喘患者的过敏反应,导致哮喘发作。

(三)不典型症状

1、运动性哮喘: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称为运动性哮喘,这主要是由于运动时过度通气,使气道黏膜表面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刺激气道平滑肌收缩所致,一般在运动停止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症状逐渐缓解。

2、职业性哮喘:某些职业环境中的特定物质,如化工原料、粉尘、气体等,可能引发职业性哮喘,这类患者的哮喘症状通常与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在脱离工作环境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3、药物性哮喘:少数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过敏,如阿司匹林、抗生素等,服用这些药物后会诱发哮喘发作,药物性哮喘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哮喘相似,但需要仔细排查药物过敏史才能明确诊断。

哮喘的诊断方法

(一)问诊

详细的病史采集对于哮喘的诊断至关重要,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包括发作的频率、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发作前的症状等;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如是否有过敏史、家族史、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还会关注既往疾病的诊治情况,如是否曾患有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二)体格检查

1、肺部听诊:在哮喘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相明显延长,哮鸣音是由于气道狭窄导致气流通过时产生的高调声音,其强度和范围与哮喘的严重程度相关,在某些轻度哮喘患者或哮喘缓解期的患者中,肺部听诊可能正常或仅听到少许散在的哮鸣音。

2、其他体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奇脉等体征,奇脉是指吸气时脉搏减弱或消失的现象,与左心室搏出量减少有关,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还可能出现桶状胸、肋间隙增宽等肺气肿体征。

(三)肺功能检查

1、肺活量测定:肺活量(VC)是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在哮喘患者中,肺活量可能会降低,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但由于肺活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特异性相对较低,不能作为哮喘诊断的唯一依据。

2、用力肺活量测定:用力肺活量(FVC)是指在尽力深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尽力呼气所能排出的最大气量,哮喘患者的FVC通常会低于正常值,且在急性发作期更为明显,FVC的降低反映了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

3、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₁)是指深吸气末尽力呼气第一秒内的呼出气量,FEV₁是评估气道阻塞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哮喘患者中常常降低,通过计算FEV₁与FVC的比值(FEV₁/FVC),可以判断气道阻塞的类型和程度,FEV₁/FVC<70%提示存在气道阻塞,且该比值越低,气道阻塞越严重,哮喘患者的FEV₁/FVC比值通常会小于正常值下限,但在部分轻度哮喘患者或缓解期患者中可能接近正常。

4、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是通过给予患者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后,观察FEV₁的变化来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如果FEV₁较用药前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则判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支持哮喘的诊断,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鉴别诊断哮喘与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给患者吸入某种刺激物(如组胺、乙酰甲胆碱等),然后观察FEV₁的变化,如果FEV₁较吸入刺激物前下降≥20%,则判断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表明气道存在高反应性,是哮喘的特征之一,但支气管激发试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应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院进行,并且需要排除其他禁忌证(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四)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一般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和喘息症状,在哮喘患者中,胸部X线通常表现为正常或仅显示肺过度充气的征象(如横膈低平、肋间隙增宽等),但在重症哮喘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或肺部感染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的X线改变。

2、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在哮喘患者中,血常规一般正常或仅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哮喘炎症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过敏性哮喘中更为常见,血常规检查不能作为哮喘的特异性诊断依据。

3、血气分析:血气分析主要用于评估哮喘患者的呼吸功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