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可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它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咳嗽、咳痰、喘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
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身体的负担,使呼吸道能够更好地自我修复。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减少痰液在气道内的积聚,从而缓解咳嗽症状,水分的补充还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减少因干燥而引起的刺激。
3、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干燥的空气会加重呼吸道的不适,因此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如烟雾、化学刺激性气体等,这些物质会进一步损伤呼吸道黏膜,加重炎症。
(二)对症治疗
1、止咳
对于干咳为主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常用的止咳药有氢溴酸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或阻断咳嗽反射弧的不同环节来发挥止咳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咳嗽伴有大量咳痰,不宜过早使用强力止咳药,以免痰液无法排出,反而加重感染。
2、化痰
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使用化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这些药物能够降低痰液的黏度,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还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辅助排痰,如拍背、体位引流等,拍背时,让患者侧卧或坐位,操作者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通过震动使痰液松动脱落。
3、解痉平喘
若患者出现喘息症状,可给予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β₂受体激动剂,它们能迅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也有平喘作用,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
(三)抗感染治疗
多数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通常具有自限性,无需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如咳黄脓痰、发热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则需要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首选青霉素;对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则可选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用药,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
1、戒烟
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弱,导致呼吸道的自净功能下降,容易引发感染,戒烟能够有效减缓病情的进展,改善肺功能。
2、增强体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运动方式较为适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操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是通过缩唇缓慢呼气,使气体在气道内产生一定的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腹式呼吸则是通过腹部的起伏运动带动膈肌运动,增加呼吸深度,改善通气功能。
3、预防感染
在秋冬季节或流感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容易因受凉感冒而诱发急性发作,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相关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二)急性发作期治疗
1、控制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感染往往是重要的诱因,需要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长期反复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对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因此合理选择抗生素至关重要,有时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提高抗菌效果。
2、止咳化痰平喘
与急性支气管炎类似,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也需要进行止咳、化痰和平喘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3、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在短期内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和水肿,缓解支气管痉挛,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
支气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日常的生活调理,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致病因素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维护自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