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成都市青羊区,有一处备受瞩目的地方——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这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设施的文化场所,不仅是广大职工群众政治、文化、教育、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的中心阵地,更是成都城市风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悠久的历史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始建于1951年,其前身可追溯到解放前的“中山公园”,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这里被命名为“中山公园”,清朝时期,此处是威严庄重的提督衙门,随着历史的变迁,提督衙门在民国初年被改为公园,成为成都最早的五大公园之一,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1950年,成都市总工会决定在旧址上扩建,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劳动人民文化宫,这是西南地区第一所文化宫,它承载着成都工人阶级的文化精神,见证了无数职工群众的成长与奋斗,此后,文化宫历经多次发展与变迁,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功能与内涵,成为了职工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布局
新文化宫位于成都市青羊大道129号,占地面积约42亩,工程总建筑面积56995平方米,其外观造型设计新颖别致,整体建筑取意岷江的“山、水、船”意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与金沙遗址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与品质。
文化宫的建筑布局分为三大主体:文体活动中心、办公教育培训中心和电影娱乐城,文体活动中心为地上四层综合类建筑,一层设有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功能展览大厅、室内游泳馆和综合服务设施等;二层是文化活动中心,由梦想剧场、多功能会议厅、戏曲艺术厅组成;三层是体育中心,涵盖羽毛球馆(篮球馆)和金色茶楼(棋牌室);四层是健身中心和半露天活动广场,五层则是半露天乒乓球馆。
办公教育培训中心是一幢十四层建筑,其中一至四层分布着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职工技术协会、职工互助保险会、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为职工服务的设施;五层是文化宫办公区;六至七层为培训中心;八至十四层则为成都市总工会机关办公区。
电影娱乐城为地上四层综合类建筑,建筑面积11596.5平方米,高度24米,负一层是美食广场,一层为演艺吧,二层为KTV歌城,三至四层是八个中、高档电影厅。
丰富的功能与活动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集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化于一体,能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在文化活动方面,文化宫经常举办各类公益演出、展览和活动,每周六下午举办的露天舞会“欢乐广场”,吸引了众多舞迷参与;每月末的梦想剧场会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生活;还会联合成都艺术剧院,上演话剧、京剧、曲艺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戏剧艺术推广月、全市首届职工歌手大赛等活动也在这里成功举办,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
体育健身也是文化宫的一大特色,这里设有羽毛球馆、篮球馆、乒乓球馆、健身中心等场地,为热爱运动的职工提供了良好的锻炼环境,不仅如此,文化宫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如“职工杯”系列体育赛事,激发了职工的体育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
在教育培训领域,办公教育培训中心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为职工提供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文化宫还组建成立了职工画院、职工文学院、职工合唱团、职工乐团等多个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开展瑜伽、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国标舞、书画、摄影、插花等公益培训课程,为广大职工群众搭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
重要的荣誉与贡献
多年来,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取得了众多荣誉,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成都市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还被全总、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四部委联合授予“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
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文化宫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更是对其在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做出贡献的有力证明,文化宫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致力于为广大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活动,成为了他们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自身素质、增进交流与团结的重要场所。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将继续秉承“职工学校和职工乐园”的宗旨,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功能与服务,进一步加强与其他文化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资源和活动项目;持续关注职工群众的需求变化,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广大职工创造更加舒适、便捷、丰富的文化环境,相信在全总、省总、市总的具体指导下,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必将成为特色鲜明、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规范的全国一流的新型文化宫,为成都的城市文化建设和职工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