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春季,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在人体养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讲究与要点,顺应春季自然变化规律进行养生,能有效提升身体免疫力,为一年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春捂秋冻,不忙减衣
“春捂”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春季气温乍暖还寒,人体在冬季经过低温适应,肌肤已处于相对闭合状态,若过早脱掉棉衣,外界风寒湿气易趁虚而入,导致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春捂”应重点关照头颈、背部、手脚这些关键部位,头颈部位经脉众多,是阳气汇聚之处,可适当佩戴围巾;背部为人体阳气之海,保暖背部有助于预防寒邪内侵脏腑;手脚位于肢体末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弱,春捂时可穿着稍厚的袜子和轻便保暖的鞋子,随着气温逐渐稳定升高,可根据天气变化适时、适度递减衣物,每 15 天减少一件左右较为适宜,让身体逐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调节能力。
饮食调养,省酸增甘
经历了冬季的滋补,春季人体肝气旺盛,根据中医“五行相克”理论,酸味食物会助长肝气,可能对脾胃造成损害,此时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多吃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糯米、南瓜等,大枣富含维生素 C、铁等营养成分,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无论是煲汤还是蒸煮,都是美味又营养的选择;糯米制成的糕点、粥品,口感软糯香甜,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南瓜富含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可保护视力、促进肠道蠕动,春季还可适量食用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像韭菜炒鸡蛋,韭菜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通肝气,搭配鸡蛋营养丰富,是一道经典的春季美食,饮食烹饪方式尽量以清蒸、水煮、快炒为主,减少油炸、油煎,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刺激肠胃,保持饮食清淡温和,让脾胃功能在春季得以调养恢复。
早睡早起,舒缓运动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应与之相呼应,做到早睡早起,夜晚尽量在 10 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成年人每天 7 - 9 小时),利于肝脏排毒与气血修养,清晨早起后,可到户外进行适度运动,散步是春季理想的运动方式之一,选择公园、河边等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之地,步伐适中,每次 30 分钟以上,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呼吸新鲜空气、舒缓情志,慢跑也是不错的选项,但要注意控制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速度与距离,避免过度劳累,太极拳融合了传统哲学与健身功效,动作缓慢、柔和,一招一式间可调节气息、畅通经络,晨练打打太极拳,感受身心的和谐统一,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运动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运动后适量补充水分与营养物质,让身体从运动中受益的同时维持良好状态。
调畅情志,心花绽放
春季气候多变,容易使人情绪波动,中医认为“怒伤肝”,春季更要保持心境平和,日常可通过多种方式调畅情志,闲暇时静坐窗边阅读一本好书,沉浸在文字世界里忘却烦恼;或是听一曲悠扬的音乐,古典乐、轻音乐都能放松神经、舒缓压力,亲近自然也是绝佳途径,周末约上家人朋友踏青赏花,看山川绿意、花朵娇艳,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心生愉悦、豁然开朗,培养兴趣爱好同样有益,绘画、书法能让人心定气沉,专注创作过程;摄影捕捉美好瞬间,从生活中发现乐趣,当遇到烦心事时,学会换位思考、倾诉沟通,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让心情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明媚灿烂。
居室通风,清洁卫生
春季细菌、病毒活跃,室内环境尤为重要,经常开窗通风,每日至少两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降低病菌滋生几率,家居清洁不能忽视,定期打扫房间,擦拭家具表面灰尘,清扫地面污垢;床上用品、窗帘等勤洗勤换,利用阳光暴晒杀菌消毒;厨房、卫生间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更要仔细清洁,水槽、马桶等定期用消毒剂擦拭,有条件的还可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绿萝、芦荟等,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为家居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的小天地。
春季养生是全方位呵护身体的过程,从衣食住行到情志调节,每个环节相辅相成,遵循春季养生原则,积极践行这些方法,我们便能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滋养身心,让健康与活力伴随自己开启新一年的旅程,享受生命蓬勃生长带来的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