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英文为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IC,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它采用特定的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布线互连在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集成电路的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锗(Ge)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斯(基于硅(Si)的集成电路),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自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Jacky Killby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双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以来,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便开始了新的篇章。
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到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再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C),集成度不断提高,性能也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集成电路技术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集成度已经可以达到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个晶体管的水平。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集成电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集成电路按其功能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模拟信号;数字集成电路则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各种数字信号,按导电类型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双极型集成电路频率特性好但功耗较大,单极型集成电路工作速度低但输入阻抗高、功耗小,还可以按用途分为电视机用集成电路、音响用集成电路、影碟机用集成电路等多种专用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三大核心环节,在芯片设计环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芯片;在晶圆制造环节,通过光刻、蚀刻等一系列复杂工艺将设计图案转移到晶圆上;在封装测试环节,对制造好的芯片进行封装和测试,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美国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众多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和完善的产业链;韩国、日本等国家也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中国大陆近年来也加大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创新成果。
未来,集成电路技术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集成电路也将朝着集成度更高、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科技领域中,集成电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