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颈椎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代病”,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成年人颈椎病发病率高达13.76%,这意味着每七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受到颈椎病的折磨,颈椎病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症状、原因和危害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症候群,它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常表现为脖子发僵、疼痛,伴有肩背部不适,以及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颈部疼痛、肩周疼痛、手臂无力、手指麻木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耳鸣、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残疾。
颈椎病的原因
颈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骨质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这是颈椎病发生的基础,患病率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50岁发病率为20%,50~60岁发病率为40%。
2、慢性劳损:长期从事低头工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使用电脑、手机)、颈部过度活动等,都会增加颈椎的负荷,导致慢性劳损,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久坐一族”增多,使得颈椎病成为普遍的健康问题。
3、不良生活习惯:卧高硬枕、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打电玩、座位较低长期仰头看电脑、长时间歪头写作业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导致颈椎损伤。
4、外伤:高速行车过程中突然刹车造成颈椎损伤也相当常见,医学上称之为“颈椎挥鞭样损伤”。
颈椎病的危害
颈椎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当颈椎间盘压迫脊髓时,可能会导致尿失禁和脊髓损伤;压迫椎动脉则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压迫神经根则可能导致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颈椎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颈椎病的预防
预防颈椎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2、定时休息: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后,要定时起身活动,缓解颈部压力。
3、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应适中,一般建议选择与肩膀宽度相当的枕头,以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4、加强锻炼:适当的医疗体育锻炼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
1、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理疗、手法按摩、推拿、针灸、药物治疗、体育锻炼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根部炎性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
2、手术疗法: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手术和颈椎后路手术等。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现代病”,我们应该了解其病因、症状和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颈椎和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