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成都平原的西南部,蒲江县甘溪镇西部那片浅丘地区,隐藏着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明月村,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6.2%,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近年来,明月村更是以其独特的“生态+文创+旅游”模式,实现了从市级贫困村到乡村振兴典范的华丽转身。
生态环境治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明月村深知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在大力发展雷竹和茶产业的同时,明月村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昔日的“茶山水田景观”逐渐转变为“茶山竹海景观”,这一转变背后也伴随着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为此,明月村驻村学者王健庭提出了两大措施:制定“环境保护与补偿”制度,修复自然本底;建立基于整村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推行垃圾分类和厨余垃圾处理。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明月村的生态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今,明月村已建成雷竹核心示范园2000余亩,有机认证面积达6000亩,年产笋达到3000余吨,产值突破2000余万元。
新村民加入:激活乡村活力与创造力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明月村通过引进有影响力、有创造力的新村民,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造力,政府和资本的约束与引导,使得明月村形成了一套多元参与、相互制衡、健康发展的乡建制度。
新村民们带着各自的创意项目来到明月村,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工作室,如陶艺工作室、草木染工房、文创空间等,他们的到来,不仅带动了明月村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的魅力。
在地文化挖掘:传承与创新并重
明月村拥有丰富的在地文化资源,如三百多年历史的龙窑——明月窑,这是目前四川唯一“活着”的邛窑,也是明月村陶艺文化的源头,明月村通过修复明月窑、建立手工创意聚集区等方式,深入挖掘陶艺文化内涵,打造陶瓷文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明月村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览等,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明月村已成功举办多届雷竹春笋艺术月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鉴美食、购买特色产品。
成立合作社:集体经济与村民利益的双赢
为了推动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明月村成立了成都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社区居民就业创业引导和服务为核心任务,不与民争利,做新老村民和游客的服务员。
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明月村本地村民积极参与文创陶艺体验、餐饮、住宿等项目开发,合作社还联合新村民艺术家为本地村民提供免费的手工技艺培训和旅游服务培训,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未来展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展望未来,明月村将继续坚持“生态+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明月村计划进一步拓展文创产业链条,引入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业态,明月村还将加强与周边村落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明月村还将注重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等方式,为村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明月村还将继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明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一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道路,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