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腹痛,这一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如同一个神秘的信号,常常打破生活的平静,给人们带来困扰与担忧,无论是突如其来的剧痛,还是隐隐作祟的慢性疼痛,腹痛背后可能隐藏着从简单到复杂、从轻微到严重的各种原因,了解腹痛的奥秘,学会正确应对和预防,是维护自身健康、保障生活质量的关键。
腹痛的常见原因
1、消化系统问题
- 胃肠炎症:饮食不洁、食用过期变质食物或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都可能引发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夏季常见的急性肠胃炎,多因摄入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导致,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肠鸣音亢进。
-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长期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嗜食辛辣食物等)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容易引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患者的腹痛通常表现为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疼痛,持续 1 - 2 小时逐渐缓解;而十二指肠溃疡则是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可缓解,疼痛多呈周期性发作,且位置多在上腹部偏左或偏右,可能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
- 胆囊炎与胆结石:胆囊结石可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引发胆囊炎症,患者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胆囊炎的腹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能仅为隐痛或钝痛,但也有剧烈疼痛甚至难以忍受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胆囊穿孔等并发症。
- 胰腺炎:酗酒和暴饮暴食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胆道疾病、高脂血症等因素也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腹痛多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常位于左上腹或剑突下,向腰背部放射,患者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2、泌尿系统疾病
- 肾结石: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析出并沉积形成肾结石,当结石在肾脏或输尿管内移动时,会刺激尿路黏膜,引起痉挛性疼痛,肾结石的疼痛性质多为绞痛,可突然发作,疼痛程度剧烈难忍,常位于腰部或上腹部,沿输尿管走行方向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区和会阴部,还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活动后疼痛可能加剧。
- 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尿道、膀胱或肾脏等泌尿系统部位,可引起尿路感染,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同时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或坠胀感,对于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疼痛可能位于腰部或肋脊角区域,还可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3、妇科疾病(女性)
- 痛经:月经期间,子宫内膜释放的前列腺素等物质可引起子宫收缩和血管痉挛,导致痛经,疼痛多为下腹部坠胀痛或痉挛性疼痛,可伴有腰酸背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月经结束后疼痛缓解,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和生育后可能逐渐缓解;而继发性痛经则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引起,疼痛程度较重且逐渐加重,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
- 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卵巢囊肿在重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扭转,或者受到外力撞击等因素影响发生破裂,扭转时,患者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症状;破裂时,疼痛也较为剧烈,可伴有腹腔出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4、其他系统疾病
- 阑尾炎:阑尾腔堵塞(如粪石、淋巴滤泡增生等)合并感染,可引发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即起初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疼痛移位至右下腹并固定,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阑尾可能化脓、坏疽甚至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 肠梗阻: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时,称为肠梗阻,可由肠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等多种原因引起,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音亢进,呕吐物可含有胆汁等肠液成分,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且量大;低位肠梗阻则腹胀明显,可触及扩张的肠袢,严重肠梗阻若不及时解除,可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
- 腹膜炎:腹膜受到细菌、化学物质(如胃穿孔后的消化液、阑尾穿孔后的脓液等)的刺激而发生炎症反应,患者表现为剧烈腹痛,疼痛遍及全腹,腹肌紧张呈板状硬,压痛和反跳痛明显,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症状,腹膜炎病情凶险,需要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腹痛的鉴别诊断
由于腹痛的原因复杂多样,且不同疾病的症状可能有相似之处,因此准确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腹痛的起病缓急、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以及既往病史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腹部触诊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包块等情况,听诊肠鸣音是否正常,进行直肠指检(对已婚者或有指征者)以了解直肠及盆腔情况等,还会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如: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类型;血淀粉酶、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尿常规、尿妊娠试验(针对育龄期女性)可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和早孕相关腹痛;大便常规及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有一定提示作用等。
-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发现肝胆胰脾肾等脏器的形态结构异常、有无结石、囊肿、肿瘤等病变,对妇科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X 线平片可用于观察肠道积气、液平面等情况,对肠梗阻的诊断有帮助;CT 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腹部各脏器的细节和病变范围,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准确性较高;MRI 对软组织分辨力强,在某些情况下(如卵巢囊肿、腹部肿瘤等)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 内镜检查: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对于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肠镜检查则适用于结直肠疾病的诊断,如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腹腔镜检查在诊断不明原因的腹痛时有时可发挥重要作用,既能直接观察腹腔内脏器情况,还可在必要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腹痛的病因诊断过程就像一场严谨的侦探破案,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线索和证据,才能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腹痛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腹痛的治疗取决于其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一旦明确诊断,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 休息与体位: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脏器的负担,根据腹痛的部位和性质调整体位,如急性腹痛患者可采取屈膝卧位,以放松腹部肌肉,减轻疼痛;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腹痛(如胃黏膜脱垂引起的腹痛),可采用特定的体位(如左侧卧位)来缓解症状。
- 饮食调整:对于胃肠疾病引起的腹痛,在腹痛发作时应暂禁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汤、面糊等流食或半流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对于胆结石、胰腺炎等疾病患者,在急性期应严格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
- 心理支持:腹痛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可能加重疼痛感受和影响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
2、药物治疗
- 解痉止痛药:对于胃肠痉挛、胆道痉挛等引起的腹痛,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来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疼痛,常用的药物有阿托品、山莨菪碱(654 - 2)等抗胆碱能药物,但这类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等,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对于肾绞痛患者,可使用黄体酮、间苯三酚等药物解痉止痛。
- 抗炎药物:对于感染性腹痛,如胃肠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应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