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不便,深入了解支气管炎的各个方面,对于有效预防、准确诊断和积极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炎的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病毒是引起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侵入呼吸道,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流感病毒感染后,除了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外,还会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是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导致支气管黏膜化脓性炎症,使痰液变得黏稠,不易咳出,咳嗽症状加重,且可能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二)非感染因素
1、吸烟
长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损伤支气管纤毛,使纤毛运动减弱或丧失,导致呼吸道自净功能下降,烟雾刺激支气管黏膜,使其分泌增多,黏液滞留,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研究表明,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出数倍,且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患病风险越高。
2、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如汽车尾气)以及空气污染等,均可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损伤,引发支气管炎,煤矿工人长期暴露于煤尘环境中,易患煤工尘肺合并支气管炎;化工车间工人若防护不当,吸入刺激性化学物质,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气候变化也对支气管炎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寒冷空气可使支气管收缩,降低局部抵抗力,容易诱发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过敏因素
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毛、霉菌等,当过敏体质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后,体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 E(IgE),引发变态反应,导致支气管黏膜炎症和高反应性改变,过敏性支气管炎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且多具有季节性或接触过敏原后发作的特点。
4、其他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年龄因素(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患病)、遗传因素以及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也可能增加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气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容易并发支气管炎;某些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差,也更容易患上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症状表现
(一)急性支气管炎
1、咳嗽
通常为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随着病情发展,痰量逐渐增多,可变为脓性痰,咳嗽多为阵发性,夜间咳嗽可能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2、咳痰
初期痰液较少,呈白色黏液状;后期因合并感染,痰液变为黄色或绿色脓性痰,部分患者可出现痰中带血丝的情况。
3、呼吸困难
一般较轻,仅在剧烈咳嗽时可能出现短暂的呼吸困难,但少数严重病例,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因支气管黏膜肿胀、分泌物堵塞等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4、全身症状
可伴有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体温一般在 38℃左右,可持续 3 - 5 天,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慢性支气管炎
1、咳嗽
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每年发作至少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以上,咳嗽程度轻重不一,晨间起床后咳嗽较为明显,白天可间歇性咳嗽,夜间咳嗽较少。
2、咳痰
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清晨排痰较多,随着病情进展,痰液可变为黄色黏稠痰或脓性痰,若合并感染,痰量会显著增多。
3、喘息
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或病情加重时更为明显,喘息是由于支气管痉挛、狭窄导致气流受限所致,常伴有哮鸣音。
4、其他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迁延,长期咳嗽、咳痰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出现体重减轻、体力下降、精神不振等情况,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
支气管炎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咳嗽、咳痰的时间、症状特点、加重或缓解因素、既往病史(如是否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吸烟史等)、家族史以及生活环境等信息,对于有长期吸烟史且每年冬春季咳嗽、咳痰加重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慢性支气管炎的可能。
(二)体格检查
1、肺部听诊
医生会仔细听诊肺部呼吸音,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可能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两肺底部或背部可听到固定的干湿啰音或哮鸣音。
2、其他检查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呼吸困难、发绀等体征,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同时检查患者的鼻腔、咽部、扁桃体等部位,了解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的征象。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则可能是病毒感染,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2、痰液检查
通过痰涂片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痰培养则能明确病原菌,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测定痰液中的细胞成分(如白细胞、巨噬细胞等)有助于判断炎症的性质和程度。
3、血清学检查
在病毒感染时,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可能会升高;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患者,血清 IgE 水平可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X 线胸片
胸部 X 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阴影;有时可见肺门影模糊增大,但 X 线胸片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2、CT 检查
CT 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壁的厚度、管腔狭窄程度以及肺部病变的范围和形态等信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尤其对于怀疑有支气管扩张或其他复杂肺部病变的患者,CT 检查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
(一)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1、对症治疗
(1)止咳化痰
对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患者,可选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有痰而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如氨溴索、羧甲司坦等),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避免使用强效镇咳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积聚。
(2)解热镇痛
对于体温在 38.5℃以上的患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进行降温处理,缓解患者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控制感染
根据病情和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经验选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对于重症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一般为 7 - 10 天,具体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定。
3、休息与饮食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以防加重咳嗽症状。
(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1、戒烟与脱离危险因素
戒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戒烟方法,如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如尼古丁贴片、伐尼克兰等)等,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工业粉尘、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2、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
可选用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缓解喘息症状,这类药物通常采用吸入给药的方式,作用迅速且副作用较小。
(2)祛痰药
长期使用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