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引发并发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季节更替之际,流感更容易肆虐,因此了解流感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流感的传播途径与危害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喷出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被周围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口鼻等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流感的症状通常包括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对于一些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感染流感后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流感的方法
(一)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当人体接触到流感病毒时,这些抗体能够迅速识别并消灭病毒,从而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每年的流感病毒株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每年都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以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6 个月以上的儿童、成年人以及老年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具体的接种程序和剂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手是病原体传播的重要媒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能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减少感染的机会,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清洁,洗手时要彻底清洗双手的各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手指间和指甲缝,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
2、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礼仪: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避免飞沫直接喷出,用过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垃圾桶,然后洗手。
3、避免触摸眼、鼻、口:手部很容易沾染病毒,如果经常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病毒就容易进入体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些动作,保持手部的清洁。
(三)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流感病毒在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左右,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在寒冷天气通风时,可以让室内人员暂时转移到其他房间,避免着凉。
(四)增强自身免疫力
1、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3、充足睡眠:每晚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修复,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白天过长时间的午睡,创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的睡眠环境。
4、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车站等,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减少与患者的接触机会。
流感的治疗措施
如果不幸感染了流感,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目前治疗流感的主要方法包括:
(一)抗病毒药物治疗
在流感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但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购买和服用。
(二)对症治疗
1、发热时可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但要注意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避免过量使用。
2、对于咳嗽、咽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止咳祛痰药和润喉片来缓解不适。
3、如果患者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凹陷等,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的方式来实现。
流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流感带来的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共同抵御流感的侵袭,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