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鼻炎,作为一种常见且多发的鼻部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鼻炎的症状、病因、分类以及各类治疗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方案。
鼻炎的症状
(一)鼻塞
鼻塞是鼻炎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类型的鼻炎,鼻塞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 急性鼻炎:初期表现为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腔通道变窄,出现间歇性鼻塞,随着病情发展,鼻塞可逐渐变为持续性,在感冒初期,患者可能会感觉鼻腔通气不畅,尤其在躺下时更为明显。
- 慢性鼻炎:鼻塞多呈交替性或间歇性,这是因为鼻腔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使鼻腔通气受限,患者在白天活动时,鼻塞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到了晚上休息时,由于体位变化,鼻塞可能会加重。
- 过敏性鼻炎:鼻塞通常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当患者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迅速发生水肿,导致鼻塞突然发作,这种鼻塞多为阵发性,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鼻塞还可能伴有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二)流涕
流涕也是鼻炎的典型症状,其鼻涕的性质和量因鼻炎类型而异。
- 急性鼻炎:初期鼻涕多为清水样,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变为黏脓性,这是因为鼻腔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开始分泌大量黏液来抵御病原体,感冒患者在发病初期,常会流出清亮的鼻涕;到了感冒后期,鼻涕会变得浓稠。
- 慢性鼻炎:鼻涕通常为白色或淡黄色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存在,鼻腔黏膜不断分泌黏液,导致鼻涕持续存在,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鼻腔内有鼻涕倒流,需要频繁擤鼻。
- 过敏性鼻炎:鼻涕多为清水样,量较多,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组织液渗出,在接触过敏原后,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流清鼻涕,有时甚至会像流水一样止不住。
(三)打喷嚏
打喷嚏是鼻炎患者常有的症状,尤其是在过敏性鼻炎中更为突出。
- 过敏性鼻炎: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发作,且连续多个,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试图将鼻腔内的过敏原排出体外,当患者进入一个有鲜花盛开的环境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连续打好几个喷嚏,打喷嚏时,常常伴随着鼻痒、流涕等症状。
- 急性鼻炎:在病情初期,也可能出现打喷嚏的情况,但一般不如过敏性鼻炎频繁和剧烈,打喷嚏主要是由于鼻腔黏膜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引起的一种反射性动作。
(四)鼻痒
鼻痒是许多鼻炎患者常见的困扰,不同类型鼻炎的鼻痒特点略有差异。
- 过敏性鼻炎:鼻痒症状较为明显,且具有阵发性,患者会感觉鼻腔内有蚁行感或瘙痒难耐,常常忍不住用手去搔抓鼻孔,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表面的神经末梢,引起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痒觉。
- 慢性鼻炎: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鼻痒症状,但相对较轻,鼻痒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鼻腔黏膜敏感性增加所致。
(五)嗅觉减退或丧失
鼻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的情况,对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 原因分析:当鼻腔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黏膜肿胀、肥厚,或者鼻腔内分泌物堵塞嗅区时,就会影响气味分子到达嗅觉感受器,从而引起嗅觉障碍,慢性鼻炎患者由于鼻腔黏膜持续处于充血状态,嗅区黏膜功能受损,可能会出现嗅觉减退;而在急性鼻炎发作期间,大量的鼻涕堵塞鼻腔,也会暂时影响嗅觉。
- 表现形式:嗅觉减退表现为对气味的敏感度降低,比如原本能轻易闻到的花香、饭菜香等变得难以察觉;严重的嗅觉丧失则完全闻不到任何气味,这会对患者的食欲和生活品质造成明显影响。
鼻炎的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病毒是引起急性鼻炎的主要病原体,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侵入人体后在鼻腔黏膜上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幼儿园等,人们容易接触到病毒,从而增加患急性鼻炎的风险。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当鼻腔黏膜在病毒感染后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就容易乘虚而入,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慢性鼻炎也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长期的鼻窦炎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反复感染,形成慢性炎症。
(二)过敏因素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孢子等,当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释放出组胺等化学介质,导致鼻腔黏膜出现炎症症状,花粉季节时,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过敏性鼻炎患者容易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烟草烟雾等,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引发鼻炎,这些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生活在大城市交通繁忙地段的居民,由于长期吸入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患鼻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2、气候变化
气温骤变、湿度变化等气候因素也可能诱发鼻炎,寒冷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黏膜干燥、脆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潮湿闷热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霉菌的生长繁殖,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干燥,许多人会出现鼻黏膜干燥、出血等症状,进而引发鼻炎。
(四)全身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鼻腔黏膜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和攻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紊乱,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上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鼻炎。
2、内分泌失调
某些内分泌疾病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鼻腔黏膜的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妊娠期鼻炎。
鼻炎的分类
(一)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等,病程一般在7 - 10天左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并发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
(二)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和病理表现的不同,又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萎缩性鼻炎等,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充血、肿胀,以下鼻甲肿大最为常见;慢性肥厚性鼻炎则是在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基础上,鼻黏膜进一步肥厚增生;慢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萎缩或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鼻腔宽大、嗅觉障碍等。
(三)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发作具有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两种类型。
(四)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其特征为鼻黏膜萎缩、嗅觉障碍或消失、鼻腔内有脓痂形成等,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等有关。
(五)职业性鼻炎
职业性鼻炎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接触某种物质而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的致病物质包括刺激性气体(如氨气、氯气等)、粉尘(如煤矿粉尘、面粉粉尘等)、化学物质(如甲醛、苯等),不同的致病物质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炎症反应和临床表现。
鼻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鼻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孔,防止细菌和病毒进入鼻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换气,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聚,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增强身体免疫力。
2、避开过敏原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避开过敏原是关键,患者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自己对哪些物质过敏,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