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防治全攻略,守护咽喉健康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认识扁桃体与扁桃体炎
  2. 扁桃体炎的病因
  3. 扁桃体炎的症状表现
  4. 扁桃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 扁桃体炎的治疗
  6. 扁桃体炎的预防

在人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交界处,有两扇默默守护的“门卫”——扁桃体,它们看似渺小,却在抵御病菌入侵的征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扁桃体炎这一常见的咽喉疾病,却时常困扰着人们的健康,引发疼痛、吞咽困难,甚至影响生活质量,了解扁桃体炎,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成为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课题。

认识扁桃体与扁桃体炎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等,其中腭扁桃体位于口腔两侧,最容易被观察到,当这些扁桃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或因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时,就会引发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这便是扁桃体炎,它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症状严重;慢性扁桃体炎则病程较长,症状反复。

扁桃体炎的病因

1、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如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可导致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较为严重,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风湿热、肾炎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也可引起感染。

- 病毒感染: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也是扁桃体炎的常见病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但传染性较强,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等。

2、免疫因素:当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如过度劳累、营养不良、长期熬夜等,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扁桃体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患病。

3、邻近器官炎症:鼻窦炎、鼻炎、咽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直接蔓延至扁桃体,引发炎症,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扁桃体,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扁桃体发炎。

4、环境与生活习惯: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吸烟、酗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刺激扁桃体,增加患病风险。

扁桃体炎的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 咽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刺痛或剧痛,吞咽时疼痛加剧,有时可放射至耳部,引起耳痛。

- 吞咽困难:由于咽痛和扁桃体肿大,患者在吞咽食物或唾液时会感到不适甚至困难,尤其是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

- 扁桃体红肿: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假膜形成,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扁桃体肿大的程度也有所差异。

2、全身症状

- 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常有发热现象,体温可高达 38°C - 40°C,伴有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慢性扁桃体炎一般无发热,但可有低热或反复体温升高。

- 头痛、四肢酸痛:由于炎症反应,毒素吸收入血,可引起头痛、四肢酸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生活。

- 淋巴结肿大:颈部、颌下等部位的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压痛,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炎症的一种防御反应。

扁桃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接触过敏史等,有助于判断病因和病情。

-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触诊检查扁桃体的形态、大小、颜色、有无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同时检查咽部其他结构是否正常,如咽后壁淋巴滤泡是否增生等。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CRP)升高也是炎症反应的指标之一,咽拭子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种类,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鉴别诊断

- 咽白喉: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咽部灰白色假膜,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可引起出血,且症状较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通过细菌学检查进行鉴别。

- 猩红热:由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除了咽峡炎外,还有皮疹、杨梅舌、帕氏线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普通扁桃体炎区分。

- 扁桃体肿瘤:虽较少见,但需注意与扁桃体炎鉴别,扁桃体肿瘤生长缓慢,多为单侧发病,质地较硬,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通过活检可确诊。

扁桃体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 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少能量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

-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粥、果汁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痛和炎症反应,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咽喉部湿润,促进新陈代谢,利于病情恢复。

-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使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可清洁口腔、减轻炎症、缓解咽痛。

2、药物治疗

- 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病毒感染所致的扁桃体炎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进行治疗。

- 对症治疗:咽痛明显时,可口服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既能缓解疼痛,又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局部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金嗓子喉宝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3、手术治疗

- 适应证: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发作 4 - 5次以上;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或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吞咽、呼吸功能;或疑为扁桃体良性肿瘤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

-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扁桃体挤切术、扁桃体剥离术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手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扁桃体炎的预防

1、增强免疫力

-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食物,避免挑食、偏食,合理补充维生素 A、维生素 C、锌等营养素,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 适量运动:坚持每周至少进行 3 - 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 30分钟以上,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 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 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注意个人卫生

- 勤洗手:手是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后,能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

- 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防止细菌滋生繁殖,定期更换牙刷,避免交叉感染。

- 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影院、公交车等,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家中若有感冒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3、改善生活环境

- 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 2 - 3次,每次 30分钟以上,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 温度湿度适宜:室内温度保持在 18°C - 22°C,相对湿度在 50% - 60%为宜,干燥的环境容易导致咽喉部黏膜干燥,降低抵抗力;而潮湿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滋生,可使用空调、暖风机等调节室内温湿度。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 及时治疗鼻部疾病: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应及时治疗,防止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扁桃体引发炎症,可通过使用鼻喷剂、滴鼻液、洗鼻器等方法治疗鼻部疾病。

- 治疗邻近器官炎症:对于咽炎、喉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也要积极治疗,避免炎症蔓延至扁桃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药物进行局部或全身治疗。

扁桃体炎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是关键,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也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