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怀胎十月,顺利分娩是每个孕妈妈生命中最骄傲与幸福的时刻之一,伴随一声声啼哭,母爱的释放让妈妈很容易忽略自己身心的改变,忙于照顾宝宝而耽误自身体能、状态的恢复,虽然在孕期就憧憬着做精致的“产后辣妈”,绝大多数的妈妈都没有为产后做好充分准备,很多人对可能持续数月的产后各个修复阶段所发生的变化,感到困惑和毫无准备。
产后修复的重要性
产后第一周身体的调整与恢复是最密集的,生完宝宝后,妈妈会陆续排出鲜红色的液体,这种产后分泌物被称为“恶露”,是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顺产的妈妈排恶露的时间将维持到产后第4至6周才会结束,剖宫产的妈妈在术后由医生清理组织残留物,一般2周左右恶露就会结束,通常,恶露要经过几个阶段才能排干净,包括血性恶露、浆液恶露和白色恶露。
子宫复旧需要约42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子宫为了恢复到产前大小会不断收缩,妈妈们会经历宫缩痛(尤其哺乳时更会刺激宫缩)和血性恶露的排出,分娩后子宫重量约为1130克,产后1周内,子宫以每天一横指的速度下降,产后7至10日内子宫颈内口关闭。
盆骨的重要性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骨盆上面承接脊柱,下面连接下肢,中间容纳着生殖器官,是全身骨骼的中心,支撑着人体上半身的重量,正常的骨盆会均匀得将上半身的重量分配到左右髂关节,使关节、肌肉和神经发挥最佳的作用,身体处于最佳状态,骨盆还起到支持腹部,保护盆腔内脏器及生殖器官的作用,骨盆维持在最佳状态,我们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平衡,可以正常活动,骨盆内的器官也能正常运转,反之,如果骨盆出现问题则会诱发盆底功能异常(如腰背疼痛、盆腔疼痛、脏器脱垂等)。
盆骨问题的常见类型
- 盆骨前倾:骨盆前倾的诱因有很多,比如长期伏案工作、久坐,导致髂腰肌短缩;喜欢跷二郎腿,拉动骨盆偏移;经常穿高跟鞋,造成身体重心前移;缺乏锻炼,腹部肌肉无力;孕期腹腔压力增高,为了保持重心平衡也容易出现骨盆前倾,骨盆前倾有什么危害?便秘、痛经;疼痛;慢性疲劳;下半身肥胖;脊柱退行性变。
- 盆骨后倾:指的是由于骨盆本身或者是腰椎、下肢等处的相关病变,继而导致骨盆产生了向后倾斜的情况,造成骨盆后倾的原因多数是因为不良姿态、运动方式不恰当、专业训练过度或者运动不足导致的,骨盆后倾很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者可以导致驼背、头颈前倾等。
盆底肌康复与骨盆康复的区别
女性的盆底是由盆底肌构成的主动支持系统、筋膜等结缔组织构成的被动支持系统、骨骼及韧带构成的混合支持系统共同构成,产后是否需要进行骨盆和盆底肌的康复,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评,根据不同的情况,再进行康复治疗,产后骨盆的修复可以有效托起盆腔内的器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盆底肌的压力,辅助盆底肌恢复,而强健的盆底肌可以帮助骨盆保持稳定性,如果有骨盆问题,一般需要先修复骨盆。
如何进行骨盆修复
- 早期可以戴骨盆带,顺产者在当天就可以戴骨盆带,剖宫产伤口不疼时可以尽早戴骨盆带,以稳定骨盆各个关节。
- 骨盆修复仪也有助于修复,可以把骨盆修复仪放在骨盆部位,每天进一次治疗。
- 还可以通过手法修复骨盆的各个关节,包括双侧的挤压,十字交叉韧带的挤压和股骨大转子等挤压。
- 加强臀部肌肉训练,可以更加稳定骨盆,臀部肌肉,包含臀大肌、髂腰肌、臀中肌等肌肉的强化训练。
- 盆底肌的训练即凯格尔训练,但正确的盆底肌训练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固泉贴带——科学有效的骨盆修复方法
固泉贴带是一款根据女性骨盆结构,采用人体仿生学设计,运用骨盆生物力学原理,达到矫正骨盆,闭合耻骨的作用,与传统的骨盆束缚带制动相比,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产后骨盆修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关系到产妇的身体恢复和未来的生活质量,新妈妈们应该重视这一过程,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恢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