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深圳这座繁华都市的音乐版图中,深圳钢琴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音乐桥梁,自开馆以来,这里不仅见证了钢琴艺术的辉煌历程,更在不断探索中,为公众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深圳钢琴博物馆,感受那些穿越时空而来的旋律,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时代价值。
创立背景
2005年3月,由黑龙江牡丹江民间收藏爱好者裘宪涛提议建馆,并捐赠出自己收藏的18台古钢琴,深圳钢琴博物馆开始筹建,2007年11月21日,深圳钢琴博物馆第一期正式建成开放,随后,2008年5月17日第二期建成开放。
建筑特色
深圳钢琴博物馆的馆舍建筑共分三个区,即一期、二期展厅,还有音乐厅,建筑采用巴洛克式风格,外观以珍珠白为主色调,墙面四周均加以古典雕塑花纹,门窗设计成富有古典气息的拱形样式,配以落地窗帘、烛台形壁灯和桔红色灯光,营造出艺术殿堂般的感觉,馆内还陈列有大量的音乐主题油画和钢琴发展工艺的图片,展示了音乐文化的底蕴。
展区介绍
- 一楼展区:主要展出三角钢琴、德国钢琴、奥地利钢琴等藏品,琉特琴是最早的现代钢琴的始祖之一;托马斯·霍姆布洛(thomaho HUMBOLTZEL)的桃花心木钢琴有六只旋转雕刻的脚,是清仁宗嘉庆皇帝时期的珍贵乐器;英国布罗德伍德(BROADWOODS)钢琴曾为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之一达芙妮·莫里所有;东方红牌钢琴则是中国的早期代表作品。
- 二楼展区:主要为立式钢琴、英国、法国、民间工艺、市民藏品等,这里有现存稀有的直拉弦钢琴,如英国布罗德伍德(BROADWOODS)的6英尺11寸台琴,以及皇室用琴德雷波尔(DRAEBRO)等。
重要藏品
- 施坦威STEINWAY:红木琴身,并用天使及鱼鳞做装饰,全手工雕刻,这架琴被收藏价值最高,它是威廉二世的御用钢琴,是“德国恺撒”之称,是“威廉之恺”的御用钢琴,它为威廉二世量身订制的游艇最喜欢的钢琴。
- 贝赫斯坦 BEHESRTIEN:琴体表层用漆器的漆并有东方风味的绘画,这架琴在中国流传了20多年,是20世纪早期中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也是最早一批留洋学习音乐的中国音乐家之一的俞宜萱女士收藏的。
- 德雷波尔(DRAEBRO)1970:“长颈鹿式”钢琴,一种19世纪的古老风格,类似于将台式钢琴的共鸣箱直立放置的古老式样。
保护与管理
深圳钢琴博物馆根据空气温度湿度适时采用抽湿器和增湿器来进行湿度调节,同时有专业人员定期对每一台琴进行内部清洁和击弦机的维护,对于年代久远的钢琴,还会根据不同年代特征以及零件的损坏情况进行调整、修理、调换。
博物馆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更多的钢琴藏品,不断丰富馆内的展览内容,许经燕先生历经近40年,收集了600余台古董钢琴,涵盖了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极具时代特点和艺术性的各类古董钢琴藏品。
社会影响
深圳钢琴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二家、广东省首家专业钢琴类乐器博物馆,不仅是展示钢琴艺术的平台,更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场所,它填补了我国钢琴类专题博物馆的空白,让更多人了解钢琴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演变,推动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博物馆也成为了深圳的文化地标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深圳钢琴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深圳市的文化生活,也为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深圳钢琴博物馆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索音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