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都有哪些地方病
中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7种。
中国地方病分布广,罹患者多,受威胁人口更多。如除上海市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氟中毒。截止1992年底,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仍有700多万,地方性克汀病人25万多,重病区7~14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15%,亚临床克汀病人达10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达4.2亿。地方性氟中毒病人中氟斑牙患者4186万,氟骨症2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3.7亿。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大骨节病(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克山病(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鼠疫(17个省、自治区)。大骨节病受威胁人口达1亿,患者200多万,克山病受威胁人口8290万,患者近年来已明显减少,而鼠疫到1992年仍有4个省、自治区7个县发生人间鼠疫11起,发病37人,死亡5人,比1991年上升,且以云南为主。布鲁氏菌病主要流行于牧区,1993年近1400个疫区,其中的1/2县已达控制标准,1/7县达稳定控制,中国发病率低于0.2/10万。
我国各省都有不同的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某一地区的特有疾病,主要与该地区的土壤或气候等自然环境有关。
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各省的地方病种类、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的慢性硒中毒和大骨节病,西北地区的皮肤病和胃癌等。
我国地方病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地方病,包括改善当地环境、饮水安全、开展健康教育和医疗救助等。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差异很大,防治地方病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