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
你好!以每百克鸭肉为例:碳水化合物: 0.20克脂肪:19.70克。蛋白质:15.50克其它营养素含量:热量 (240.00千卡) 泛酸 (1.13毫克) 胆固醇 (94.00毫克) 维生素A (52.00微克)硫胺素 (0.08毫克) 核黄素 (0.22毫克) 尼克酸 (4.20毫克)维生素E (0.27毫克) 钙 (6.00毫克) 磷 (122.00毫克) 钾 (191.00毫克) 钠 (69.00毫克) 镁 (14.00毫克) 铁 (2.20毫克) 锌 (1.33毫克) 硒 (12.25微克) 铜 (0.21毫克) 锰 (0.06毫克(*^__^*)
为什么猪肉比鸭肉鸡肉都贵,又很少有人买鸡肉和鸭肉呢
您好,我是八宝粥银耳汤。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为什么鸡鸭肉没法替代猪肉呢?这是相对的问题。
猪肉在世界上只占肉类消费的百分之四十五,而在中国却占了整整百分之七十。要说这蛋白质最少的猪肉为何演化为国人的爱物,就不能不说到那个东坡先生。此人被贬黄州,机缘所至,做出了可口的“东坡肉”,还写了一首顺口溜推广此菜:“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由于有了这个烹调要诀,猪肉烹调技艺日益普及,才最终占据了肉食的主导地位。
其实,我们每天并不需要吃很多肉的。按照各国营养学会的意见,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每天食用50~100克瘦肉,已经足以满足营养需要。大碗吃肉,大块吃肉,与其说是身体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一种口味上的放纵,是“过瘾”。
特别是我们汉族人,久了不吃猪肉的话,心里就会有很馋的感觉,而不吃其它肉却没有这种感觉。 这是生活习惯所造就的。也是猪肉为什么在中国的餐桌上“无可替代”的原因。
因为猪肉属大众型口味肉食,它不会像鸡肉鸭那样有一股膻味,在日常菜系里能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再者猪肉可制成的菜品很多,比如:猪大骨煲汤,香而不油腻,只要是可煲汤的食材,加入猪大骨煲出来的汤清澈见底,口感纯香;猪排骨既可红烧又可清蒸,还可以做糖醋排骨,香酱排骨等等;而猪肉的成品菜就更多,如腊肉,卤肉,炒肉片,猪肉馅,猪肉丸,肉卷,红烧肉,回锅肉等,总之猪肉在菜品中属百搭肉类,可与很多菜搭配成品,换句话说,如果有些菜没有猪肉的搭配进去反而很难做出美味。
反观鸭肉和鸭肉就无法和猪肉作比较了,一是鸡鸭肉的菜品有局限性,制作过程也比较麻烦,特别是在还没制作成品前有一股很难闻的膻味,还有就是现在喂鸡鸭饲料大多数加了激素,出栏率特快,有的才饲养一两个月就上市了,不但肉质不好,据传吃多了还有危害身体健康的嫌疑。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猪肉比鸡鸭肉更容被众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