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 历史文化
  3. 自然资源
  4.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景区面积为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其西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得名青城山,这里四季常绿,诸峰环绕,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面积约15平方千米,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寒气逼人,夏天凉爽无比,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青城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当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西汉末年,被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青城山修道,但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东汉顺帝初年的张道陵,他在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内)修道,创立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后来张道陵来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山中,使青城山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晋代以后,青城山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胜景108处。

道教文化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道教在这里经历了从奠基、形成到发展的过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城山现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如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等,这些宫观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与山体的自然形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自然资源

青城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路线踏勘记录的植物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青城山的森林覆盖率高,植被茂密,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青城山的开放时间为旺季(X月X日-X月X日)08:00-17:00(停止售票时间为17:00);淡季(X月X日-X月X日)08:30-17:00(停止售票时间为16:30)。

门票价格

青城山前山门票为90元/人,后山门票为20元/人,还有一些其他费用,如月城湖船票、索道费等。

交通指南

青城山交通便利,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前往,从成都出发,可以乘坐动车或汽车直达青城山,自驾的话也有多条线路可供选择,到达青城山后,还可以选择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或索道游览。

青城山不仅是一座自然风光秀丽的山峰,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名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登山徒步、避暑休闲,还是追寻道教文化的足迹,青城山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