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公园,宛如一颗隐匿于成都市区浣花溪南岸的璀璨明珠,与青羊宫、杜甫草堂相邻,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占地约135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城市的兴衰。

悠久的历史渊源
百花潭的名字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蜀中名胜记》记载,浣花溪边住着一位家境贫寒却勤劳善良的民女任氏,一日,她在潭边为病僧洗涤袈裟时,莲花神奇地从她手中涌现,整个水面顿时漂满了百花,因此得名“百花潭”,自唐代以来,这里便成为了成都人钟爱的郊游胜地,诗人杜甫也曾在此留下了“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千古名句。
其历史可追溯到1953年,当时这里是成都百花潭动物园,以饲养野生动物为主,1976年动物园搬迁后,此地被规划改建为综合性公园,并于1982年重新向游人开放,正式更名为百花潭公园。
独特的园林布局
经过多年的改造和建设,百花潭公园逐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园林特色,公园构筑新颖、布局典雅,园内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梅柳夹岸,丹桂飘香,假山飞瀑,鱼游鸟鸣,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可谓百步异景,趣味无穷。
公园主要由磊园、白花园、慧园、西苑、国香园、盆景园等部分组成,盆景园小巧玲珑,是中国古典式园庭,以山石、树桩盆景为主,陈列着近千盆山水、树桩盆景,突出了剑南派盆景“古朴秀雅、苍劲健茂”的艺术风格,其中以沙碛石和桩头最具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盆景艺术的殿堂。
国香园则是兰草的世界,这里展出了50余个品种的兰草近万盆,取“气压群芳,香冠一国”之意,堪称“兰草王国”,让人们尽情领略兰花的高雅与清香。
慧园是依据巴金饮誉世界文坛名作《家》中对园林及其建筑的描写为蓝本设计和修建的,占地26.5亩,它是一组仿清末民初川西民宅风格建筑,富有浓郁的古典风韵和乡土气息,陈列室里珍藏着巴金珍贵的手稿、书籍、图片及其他物品,使其成为了成都著名的著作园林。
公园内的百花园、木棵园、鸟鱼廊、西苑、石肪等园景也各具情趣。
丰富的文化内涵
百花潭公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胜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除了巴金慧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外,公园内还有唐代银杏桩头,是1986年从汶川县旋口白花乡胜因寺遗址迁入的;宋代罗汉松系由名山县观音堂移植而来,这些古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为公园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便捷的交通位置
百花潭公园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一环路西二段175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多条公交线路如11路、19路、27路、34路、35路、42路、58路、59路、82路、129路、151路、165路、309路、319路等均可到达,方便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百花潭公园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园林布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便捷的交通,成为了成都人民休闲娱乐、感受自然与历史文化的好去处,无论是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欣赏着精美的盆景和盛开的鲜花,还是参观充满文化气息的慧园和陈列室,都能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嚣,沉浸在这片宁静而美好的园林世界中,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