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技术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早期译为“灵境技术”。
虚拟现实是多媒体技术的终极应用形式,它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及行为心理学等科学领域飞速发展的结晶。主要依赖于三维实时图形显示、三维定位跟踪、触觉及嗅觉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速计算与并行计算技术以及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技术的发展。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真正地实现虚拟现实,将引起整个人类生活与发展的很大变革。
人们戴上立体眼镜、数据手套等特制的传感设备,面对一种三维的模拟现实,似乎置身于一个具有三维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感觉世界,并且人与这个环境可以通过人的自然技能和相应的设施进行信息交互。
什么是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指在视、听、触、嗅、味觉等方面高度逼真的计算机模拟环境,用户可与此环境互 动,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起源于1965年伊凡﹒苏泽兰在国际信息处理会议上所作的“终极的显示”的报告。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杰伦·拉尼尔正式提出“虚拟现实”一词。2000年以后,虚拟现实技术整合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应用强大的3D计算能力和交互式技术,提高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使得该技术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虚拟现实应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甚至还包括味觉和嗅觉等一切人类具有的感知。自然技能是指由计算机处理与参加者的行为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对用户的输入发出实时的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涉及三个研究领域:①通过计算机图形方式建立实时的三维视觉效果。②建立对虚拟世界的观察界面。③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诸如科学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建筑、工业仿真、考古、医学实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譬如,在医学院校,学生可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尸体”解剖和各种手术练习。外科医生在真正动手术之前,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显示器上重复地模拟手术,寻找最佳的手术方案、路径和提高熟练度。在灾难模拟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并重现矿山事故,模拟分析飞机遇难情况,对减少和避免灾难发生的意义重大。
向实用方向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21世纪的新科技”。2008年,美国国家工程院将虚拟现实技术列为“21世纪工程学面临的14项重大挑战”之一,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极大地造福人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虚拟现实(VR)是和人工智能、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一同被各大公司十分重视的“黑科技”。它通过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仿真系统使用户沉浸并体验计算机创造的虚拟世界。
VR 技术的三大特征是:沉浸、交互和仿真。其中沉浸是体现的最明显的,在使用VR设备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其中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和味觉。然而用户所感受到的“现实”是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创造出来的不存在的虚拟世界,并非来自于现实世界的真实事物;交互,即人机互动,用户是虚拟环境操控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仿真,即对真实事物的模拟,比如虚拟蹦极游戏的体验或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飞行员模拟飞行训练以及对某些真实场景的仿真演示效果。
近几年比较热门VR设备,相比于早先的设备拥有了更好的使用效果,目前一套主流的VR眼镜比如谷歌、VIVE、Oculus是在几千元人民币左右的,入门级别的VR眼镜也只需要几百元。其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达到沉浸感的目的:
1) 人眼所看到的图像范围通过VR眼睛中得的凸透镜放大,现在的VR眼镜的图像视野和一个三通道环幕投影系统产生的效果差不多,范围大概是90-120°,而又由于VR眼镜更加贴近人眼,大大降低了人眼被干扰的可能性。
2) 头部的陀螺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陀螺仪能够随着用户头部的转动及时的通知图像生成引擎,进行画面的及时更新。从而使用户感觉到自己是在看一个360°环绕的空间,也就是产生了三维空间感。
3) 我们都知道人的左右眼在同一时刻看到的图像并不是一样的,而是两幅区别左右眼位置的不同图像。VR眼镜就利用了用户的这一特点,从而产生了很强烈的立体纵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