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草莓,那一颗颗色泽鲜艳、口感酸甜多汁的果实,犹如春日里的一抹亮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要收获优质的草莓,科学的种植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多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草莓种植过程中的要点与技巧。
品种选择
草莓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常见的有红颜、章姬、隋珠等,红颜草莓果实较大,颜色鲜艳,甜度高,适合鲜食和采摘;章姬草莓果型长圆锥形,口感细腻,香味浓郁,是制作高档甜品的理想原料;隋珠草莓则以其高产量和较强的抗病性受到种植者的青睐,在选择品种时,需根据种植目的(是用于鲜食、加工还是观光采摘)、当地气候条件(如温度、降水、光照时长)以及土壤特性(酸碱度、肥力等)综合考量,在气候较为冷凉、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一些耐低温且品质优良的品种能更好地生长和结果。
土地准备
(一)选地
草莓宜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块,避免在低洼易积水处种植,以防根部腐烂,前茬作物不宜是茄科、葫芦科等易感同源病害的植物,理想的土壤类型为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pH 值在 5.5 - 6.5 之间较为适宜,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草莓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二)整地施肥
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一般在 30 - 40 厘米,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气性,结合深耕,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 3000 - 5000 千克、过磷酸钙 50 - 100 千克、硫酸钾 20 - 30 千克作为基肥,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耙平、耙细,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为草莓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肥力条件。
定植
(一)定植时间
草莓定植时间因地域和气候而异,在温暖的南方地区,一般可在 9 - 10 月定植;而北方地区,通常在 8 - 9 月进行,此时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莓苗移栽后缓苗生长,且能在冬季来临前形成健壮的植株,为越冬和来年结果奠定基础。
(二)种苗选择与处理
应挑选根系发达、叶片完整、无病虫害、茎粗 0.8 - 1.0 厘米左右的壮苗,定植前,将种苗根系剪留至 5 - 6 厘米,摘除老叶、病叶,保留 2 - 3 片健康功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将种苗根部浸泡在浓度为 50 - 100 毫克/升的生根粉溶液中 3 - 5 小时,可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和新根萌发。
(三)定植方法与密度
按行距 20 - 30 厘米、株距 15 - 20 厘米开挖定植穴,穴深以能使根系舒展为宜,将处理好的草莓苗放入穴中,使根系自然伸展,覆土时注意“上不埋心,下不露根”,轻轻压实土壤,浇足定根水,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一般每亩定植 8000 - 10000 株左右,具体密度可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适当调整。
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
在草莓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减少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中耕深度一般在 3 - 5 厘米,避免损伤根系,可采用人工除草或覆盖黑色地膜、秸秆等方式抑制杂草生长,地膜覆盖不仅能除草,还可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二)浇水管理
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不耐涝,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缓苗,生长旺盛期和结果期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采用滴灌或小水勤浇的方式,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和根系缺氧,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和果实品质下降。
(三)施肥管理
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从定植缓苗后开始,每隔 7 - 10 天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或复合肥溶液,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 5 - 10 千克,现蕾期追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 10 - 15 千克,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果实膨大期增施钾肥,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和含糖量,可结合喷施叶面肥,如硼砂、硫酸锌等微量元素肥料,补充草莓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草莓常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卷曲、枯萎,可在发病初期用 10% 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使其变软腐烂,在花序显露至果实成熟期,可用 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000 - 1500 倍液或 40% 施佳乐悬浮剂 800 - 1000 倍液喷雾预防,重点喷果实和花,炭疽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表现为叶片、叶柄出现褐色病斑,发病初期用 25% 咪鲜胺乳油 1000 - 15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二)虫害防治
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蚜虫吸食草莓汁液,传播病毒病,可选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喷叶背和嫩梢,红蜘蛛在高温干旱时繁殖迅速,常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变黄、脱落,可用 1.8% 阿维菌素乳油 3000 - 4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病虫害时,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交替用药,避免农药残留超标,确保草莓质量安全。
采收与保鲜
(一)采收时间
草莓一般在开花后约 25 - 30 天成熟,成熟的草莓果实色泽鲜艳、饱满圆润、果香浓郁,应在果实八成着色时开始采收,此时果实硬度适中、口感最佳,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过早采收果实尚未成熟,影响口感和品质;过晚采收则果实易腐烂变质。
(二)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轻拿轻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果梗,轻轻折断,保留部分果梗,便于包装和保鲜,避免触摸果实表面,以防损伤和污染,盛装草莓的容器应清洁、浅底、透气,避免果实挤压变形。
(三)保鲜措施
草莓采摘后呼吸作用旺盛,保鲜期较短,可将采收后的草莓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 0 - 2℃,相对湿度保持在 90% - 95%,可延长保鲜期 3 - 5 天,也可将草莓装入保鲜袋中,排出空气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减缓果实衰老速度,若需长途运输或长时间保存,可采用速冻保鲜的方法,即将草莓清洗干净、去蒂后,放入 - 1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速冻保存,食用时取出解冻即可。
草莓种植是一个系统而精细的过程,从品种选择到采收保鲜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才能培育出品质优良、产量可观的草莓果实,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希望广大种植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掌握好草莓种植的精髓,让这小小的草莓绽放出更大的产业魅力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