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作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典籍博物馆,宛如一颗镶嵌在首都北京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自2012年7月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加挂牌子,至2014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它始终秉持着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的宗旨,成为中华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与交流中心。

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广大民众前来参观游览,其建筑总面积达11549平方米,共设有10个展厅,空间宽敞明亮,设施完备先进,为公众提供了舒适而便捷的参观体验。
国家典籍博物馆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的馆藏资源,馆内藏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珍贵罕见,截至2022年底,藏品总数已达6811730件/套,时间跨度从3000多年前的甲骨到现当代名家手稿,涵盖了甲骨、敦煌遗书、善本古籍、金石拓片、舆图、样式雷图档等众多品类,这些珍贵的典籍文物,犹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与辉煌成就。
在展览方面,国家典籍博物馆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众多精彩纷呈的展览活动,如“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系统展示了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精品,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华典籍的独特魅力;还有正在展出的“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典籍文献,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博物馆还不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和文化活动,如“《百年巨匠》文献展”“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国家典籍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教育的重要基地,它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专家讲座、文化培训、亲子互动等,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典籍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国家典籍博物馆作为中华典籍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者,以其丰富的藏品、精彩的展览、多样的教育活动以及广泛的文化交流,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国家典籍博物馆将继续秉持宗旨,不断创新与完善,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更大的贡献,让中华典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