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和平门外,有这样一条闻名遐迩的文化街区——琉璃厂文化街,它宛如一颗镶嵌在北京城南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沉淀,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前来探寻。

琉璃厂文化街起源于元朝,当时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件,因而得名“琉璃厂”,其真正作为文化街的兴起,是在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对书籍和笔墨纸砚的需求促使众多店铺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随着时间的推移,琉璃厂文化街不断发展繁荣,成为了京城最大的书市和文化街市,人文荟萃,各类与文化相关的商品琳琅满目,如古玩字画、古籍碑帖、文房四宝等。
踏入琉璃厂文化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书墨飘香的时代,街道两旁的店铺古色古香,一家家低矮的建筑错落有致,店门上悬挂的牌匾各具特色,书写着岁月的痕迹,这里的店铺种类繁多,各有千秋。
荣宝斋是琉璃厂的标志性存在,它的前身是“松竹斋”,创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 年),光绪二十年(1894 年)更名为“荣宝斋”,荣宝斋经营范围广泛,从笔墨纸砚到扇面册页,从书画篆刻到装裱画卷,几乎无所不包,它不仅是普通百姓购买文房用品的重要场所,更是文化名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许多著名学者、书画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电影《开国大典》中沈钧儒先生使用的镇尺就购于荣宝斋,荣宝斋还拥有“木版水印”和“装裱修复”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其复制印刷品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酷似原作”的境界,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一得阁也是不容错过的老字号,它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创始人谢崧岱发明墨汁并创办,一得阁墨汁配方独特,选料上乘,技艺精湛,品质优良,改写了中国书画工具史,对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一得阁已成为书画爱好者的必备之选。
还有戴月轩的湖笔、红星宣纸等,戴月轩的湖笔做工精益求精,具有笔之“四德”,即“提而不散、铺而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红星宣纸则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被誉为“千年寿纸”,这些老字号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备受青睐,还在海外市场广受赞誉。
除了这些著名的老字号,琉璃厂文化街还有许多其他特色小店,比如槐荫山房、茹古斋等古玩店,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玩字画、金石陶瓷等,让人目不暇接;而来薰阁、一得斋等文具店,则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房用品,在这里,你可以慢慢挑选一件心仪的文房四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在古玩店中淘宝,说不定就能发现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
琉璃厂文化街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这里见证了北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梦想与情怀,在过去的岁月里,它是科举时代学子们的聚集地,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如今,它又成为了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着人们前来感受老北京的独特韵味。
琉璃厂文化街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成为了北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和品味;它是一座艺术的殿堂,让人们在其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对于北京人还是外地游客来说,琉璃厂文化街都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它将带你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化世界,让你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