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腹泻带来的困扰,它不仅让人身体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剖析腹泻这一常见病症,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并有效应对。
腹泻的病因探究
1、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寄生虫是引发腹泻的常见感染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常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进入人体,它们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破坏肠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腹泻,轮状病毒则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感染肠道细胞后,会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与吸收功能,使肠腔内水分和电解质积聚,引发腹泻,像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通过摄入被其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寄生于人体肠道,也会对肠道造成机械性损伤和营养掠夺,从而引起腹泻症状。
2、饮食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诱发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暴饮暴食会使胃肠道负担过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食物超出胃肠的消化能力范围,食物在肠道内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就会以异常的状态排出体外,导致腹泻,食用变质、过期食物,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毒素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也是腹泻的常见诱因,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人群摄入乳制品后,由于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气并吸引肠腔水分,进而引发腹泻、腹胀等症状。
3、精神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精神心理因素对胃肠道的影响日益凸显,当人处于长期紧张、焦虑、抑郁情绪中时,大脑皮层会受到影响,进而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运动和分泌功能,在面临重要考试、工作压力巨大时,有些人会出现肠胃不适、腹泻等情况,这种情绪应激状态下,肠道蠕动可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失调,使得食物在肠道内的推进速度改变,导致腹泻发生。
4、其他因素
药物副作用也不可忽视,某些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可能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趁机滋生,影响肠道微生态环境稳定,引发腹泻,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症状,还有肠道疾病本身,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改变肠道的结构和功能,使肠道处于一种高敏感状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而发生腹泻。
腹泻的症状表现
腹泻的典型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通常每日排便次数超过 3 次,粪便稀薄,不成形,可呈水样便、糊状便、稀烂便等不同质地,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还可能伴有多种其他症状。
在感染性腹泻中,如果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往往发病较急,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 38℃甚至更高,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种反应,腹部疼痛也是常见症状,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是由于肠道受到炎症刺激、蠕动紊乱以及肠道内容物积聚等因素导致,由于频繁腹泻导致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的脱水还会引起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如因饮食因素导致的腹泻,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不会出现高热,腹痛也可能不明显,主要是腹部胀满不适,但如果是由于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引起的,除了腹泻外,还可能有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由精神心理因素引发的肠易激综合征相关腹泻,其症状常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可能在紧张、焦虑情绪缓解后症状有所减轻,除了腹泻还可能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同时伴有黏液便、里急后重感(即有排便不尽感)。
腹泻的应对措施
1、补液治疗
腹泻时,由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及时补充液体至关重要,对于轻中度脱水患者,可以口服补液盐(ORS),它能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以及适量葡萄糖,按照说明书比例冲调后少量多次饮用,如果患者脱水严重,出现明显乏力、头晕、血压下降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快速补充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常用的液体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平衡盐溶液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输液成分和速度。
2、饮食调整
在腹泻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可以选择米汤、粥、面条、馒头等主食,适量搭配蒸蛋、清蒸鱼等蛋白质食物,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应暂时停止食用乳制品及含乳制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餐具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药物治疗
对于感染性腹泻,如果是细菌感染且症状较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应规范合理,避免滥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如果是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活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腹泻,可根据症状使用解痉药(如匹维溴铵)缓解腹部疼痛和不适感,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控制腹泻症状,但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腹泻的预防策略
1、注意饮食卫生
“病从口入”,把好饮食卫生关是预防腹泻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在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食品标签上的储存条件等信息,烹饪食物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肉类、海鲜等食物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尽量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尤其是卫生条件不佳的路边摊等场所。
2、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勤洗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外出归来后、照顾病人后等情况下都要及时洗手,注意个人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整洁,在夏季蚊虫滋生的季节,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因为蚊虫叮咬也可能传播某些肠道疾病。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这些情绪会对胃肠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腹泻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病因、症状、应对方法和预防策略,就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它,保障自身的身体健康,当出现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严重不适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