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最多可以活几年?要注意什么
艾滋病被传染后,潜伏期还是比较长的,通常是七到十年。如果发现的早,及时做抗病毒治疗。还是可以明显推迟艾滋病的发病时间。艾滋发病后如果不积极治疗,存活时间大多不超过两年。也就是说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一般可以存活十年左右。
即使得了艾滋病也要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要乐观。
只要坚强乐观,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就会推迟发病时间。所以你还有好多大好时光可以享受,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熬夜调整良好的心态,不悲观,适当的运动,不要超负荷合理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少饮酒,少吸烟,去除一切不良嗜好。
为什么现在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我们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是Right to Health)。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利,艾滋病感染者同样享有平等获得健康服务的权利。
我国艾滋病整体疫情呈现低流行水平,尚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较快。青年男男性行为致HIV感染持续增高。
艾滋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坚持治疗,艾滋病患者可以与正常人有同样的预期寿命。如果你身边有艾滋病患者,也请不要歧视TA。你可以建议TA尽早接受治疗。
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规范的服药能使患者的病毒复制几乎检测不到,且药物对胎儿的发育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年轻女性或男性被病毒感染后是可以结婚的,也可以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HIV 3种传播途径分别为:
1. 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 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3. 血液传播:
(1)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2)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3)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须刀,牙刷以及纹身、纹眉等美容器械等。
温馨提示:正常生活、工作、娱乐、运动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
(1)HIV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很短,因此它不能通过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和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3)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餐饮用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
(4)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HIV。
做好预防 远离艾滋病:
1. 洁身自爱,固定性伴侣。
2. 及时治疗性病, 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提倡使用避孕套和避免肛交。
3. 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4.发现艾滋病及时治疗,治疗即预防。
5.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不进行穿耳或身体穿刺,纹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一定要到正规诊所去施行,剃须刀私用是常识。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7.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付虹医生】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号悟空问答,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商业用途!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的原因不复杂,究其根本:
是道德与尊严尺度的世风日下,
是贪欲与认知深度的浮夸渐长。
一方面是家庭教育与社交污染问题:
不少青少年受到家庭及朋友圈的不良影响(家长上梁不正下梁歪、朋友裹挟而染黄/染毒);而网络中大量带黄毒的内容 更侵蚀青春心志(目前很严重);这些都在助长 同性/异性早恋 的风气泛滥,这些都在扭曲 青少年两性心理,造成任性、乱性以及低能的责任感,极大增加了两性交往的染病概率。
另一方面是医疗普及普查以及患者跟踪问题:
医疗知识普及不够,从校园社会到网络,从线上线下到交际,针对两性关系中艾滋病普及力度弱,防范意识更差,"翻云覆雨 忘乎所以"(随性乱交、不带安全套),据数据估算70%以上艾滋病感染就发生在低级防范的"一夜放纵"。所以必须提高防范知识意识,同时必须提高体检普查意识,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跟踪,对有意隐瞒病情传染他人的 必要时曝光。
第三是艾滋病治疗技术和成本问题:
虽然国内外相关医疗手段仍在不断提高,病亡率依然很高,医疗费用也很高。建议政府出台一些医疗政策,在治愈病患前提下,对不同消费能力患者 采用 不同治疗内容及周期的方案,这样整体治疗费用降低,提高了 收治率和治愈率。
第四是艾滋病感染预防手段加强:
各级医院要加强入库血液的病毒检测,防止输血感染。各反毒品机构要加强对吸毒者血液病毒排查,对其主要人际关系进行管理。
再就是加强社会化体检管理,学校和企业定期体检、注意筛查,健全整体预防机制 “早控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