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的基本概念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血压的值通常用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医生在测量血压时,通常会给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120/80 mmHg,120 是收缩压,80 是舒张压。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比较稳定,正常范围收缩压 90 - 139 mmHg,舒张压 60 - 89 mmHg,血压的测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情绪、运动、饮食以及测量的方法和时间等。
二、血压的调节机制
人体有着复杂而精密的血压调节机制,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等方式来维持血压的稳定。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心血管中枢来实现,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它可以接收来自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等传入的信息,然后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当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会将信号传递给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通过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下降;反之,当血压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2、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实现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在血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压下降时,肾脏会释放肾素,肾素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过肺循环中的转换酶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同时还可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以促进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
抗利尿激素(ADH)也可以调节血压,当血容量减少或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会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血容量,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器官和组织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血压进行调节的能力,当身体某一部位需要进行更多的血液供应时,该部位的血管会自主地扩张,增加局部的血流量,以满足组织的需求,这种自身调节机制可以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局部的血流和血压进行快速的调整。
三、血压异常的影响及危害
1、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还会损伤脑血管,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高血压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甚至发展为肾衰竭。
2、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低于正常水平(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 90/60 mmHg),低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冷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晕厥、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如果低血压是由于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的,还可能会对相应的器官造成损害,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的低血压,会使心脏的前向血流量减少,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
四、血压的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1、测量方法
目前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诊所偶测血压、自我测量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诊所偶测血压是由医护人员在医院或诊所使用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为患者测量血压,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步筛查和诊断高血压,自我测量血压是患者在家中自行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可以了解自己日常的血压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管理和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动态血压监测则是通过佩戴一个小型的血压监测仪,可以连续记录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血压变化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血压的波动规律和昼夜节律。
2、注意事项
在测量血压前,应保持安静休息至少 5 分钟,避免吸烟、饮酒、喝咖啡或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排空膀胱,测量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放在与心脏同一水平的位置,袖带应缠绕在上臂,松紧度要适中,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一般需要测量 2 - 3 次,每次间隔 1 - 2 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五、血压的管理与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
- 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6 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以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减轻体重等。
- 戒烟限酒:吸烟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尽量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导致血压升高,男性每天饮酒量不宜超过 25 克酒精,女性不宜超过 15 克酒精。
- 减轻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应学会放松自己,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2、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法使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不同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3、定期监测
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人群,都应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高血压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加强血压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高血压。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维持正常的血压对于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了解血压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管理措施,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