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居多,本文将详细阐述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和应对能力。
支气管炎的病因
(一)吸烟
长期吸烟是导致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气道黏膜,使纤毛运动减弱,黏液分泌增多且排出不畅,从而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提供有利条件,引发支气管炎,而且吸烟时间越长、烟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
(二)感染
1、病毒感染
多种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均可引起支气管炎,这些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侵入呼吸道,在气道黏膜上皮细胞内繁殖,导致细胞破坏、炎症反应,引发支气管炎症状。
2、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如受凉、淋雨、过度劳累等情况时,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在气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支气管炎。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粉尘等,其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会刺激呼吸道黏膜,损伤纤毛上皮细胞,使气道防御功能下降,增加支气管炎的发生风险。
2、职业性粉尘
从事煤矿、棉纺织、建材加工等职业的人群,由于长期接触粉尘,粉尘颗粒进入呼吸道后可引起气道炎症反应,逐渐发展为支气管炎,煤矿工人易患煤工尘肺合并支气管炎。
(四)免疫功能异常
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呼吸道的免疫防御机制减弱,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支气管炎。
(五)其他因素
气候变化、过敏因素(如花粉、尘螨过敏)、胃食管反流病等也可能诱发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反流入食管,进而反流至咽部和气管,刺激气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支气管炎的症状
(一)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通常在清晨或夜间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在咳嗽剧烈时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咳嗽是支气管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咳痰
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在急性发作期或伴有细菌感染时,痰量可能会增多,呈脓性痰,咳痰不畅时,患者常感到胸闷不适。
(三)喘息或气促
部分患者尤其是伴有哮喘病史者,在支气管炎发作时会出现喘息或气促症状,这是由于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所致,喘息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端坐呼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全身症状
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体温一般不超过 38℃,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且病情较重时,体温可升高至 39℃以上。
支气管炎的诊断
(一)临床症状评估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还会关注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过敏史以及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等信息。
(二)体格检查
1、肺部听诊
在肺部听诊时,可闻及两肺散在的干啰音或湿啰音,啰音的部位和性质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在咳嗽后或体位改变时,啰音可能减少或消失。
2、其他检查
还可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绀、杵状指(趾)等体征,以辅助诊断是否存在其他心肺疾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在(4 - 10)×10⁹/L 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有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升高。
2、痰液检查
通过对痰液的涂片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的种类,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但在采集痰液标本时,应注意避免污染,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存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如 IgG、IgA、IgM 等降低。
(四)影像学检查
1、X 线胸片
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肺门阴影增大,有时可见点状或斑片状阴影,但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2、CT 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支气管壁的厚度、管腔狭窄程度以及肺部病变的细节,有助于与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尤其适用于常规 X 线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
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戒烟
戒烟是治疗支气管炎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吸烟患者,应强烈建议其立即戒烟,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戒烟辅助药物(如尼古丁贴片、安非他酮等),以帮助其戒除烟瘾,减少烟草对气道的刺激和损害。
(二)药物治疗
1、镇咳祛痰药
对于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选用止咳祛痰药物,常用的镇咳药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能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减轻患者咳痰困难的症状。
2、平喘药
伴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平喘药物。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气雾剂等)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也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如心悸、恶心等。
3、抗感染药物
若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4、免疫调节剂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等,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三)氧疗
对于喘息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尤其是伴有低氧血症者,应及时给予氧疗,通过吸氧可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氧疗的方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缺氧程度选择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等。
(四)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喘证”等范畴,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分为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痰湿蕴肺型、肺阴亏耗型等不同证型,分别予以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如麻黄汤、桑菊饮、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沙参麦冬汤等,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支气管炎的症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支气管炎是一种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等,以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加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