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北京的西南,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所在——北京园博园,它承载着园林艺术的璀璨瑰宝,融合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是自然生态与人文风貌交相辉映的典范,更是人们休闲游乐、感受艺术魅力的绝佳去处。
园博盛会,盛世开启
2009 年 8 月,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园林绿化局和丰台区政府代表北京市积极申办第九届园博会,凭借出色的规划方案和综合优势,在众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2010 年 1 月 20 日,住建部正式确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建部共同主办,此后,一系列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组织架构迅速搭建,规划设计方案和筹建总体方案顺利通过审议,邀展工作也稳步推进。
2011 年 3 月,永定河生态文化新区规划展示中心、主展馆、永定塔、中国园林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率先开工建设,拉开了园博园建设的序幕,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2013 年 5 月 18 日,北京园博会在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一场园林艺术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会期从 5 月持续至 11 月,共接待游客 610 万余人次,日均接待 3.3 万余人次,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达到 10.6 万人次,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布局精巧,园区揽胜
北京园博园占地面积 513 公顷,其中园博湖就占了 246 公顷,展区占地 267 公顷,其布局独具匠心,采用“一轴、两点、五园”的设计思路。“一轴”即园博轴,作为贯穿主展区的灵魂轴线;“两点”为永定塔和锦绣谷,犹如两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五园”包括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展园,各具特色,争奇斗艳。
1. 永定塔
永定塔坐落于鹰山之上,高达 69.7 米,八角九层木塔巍峨耸立,塔院呈正四方形,其名字源于永定河,寓意“永定安澜”,象征着四面八方和谐永定。“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义非凡,既是最大阳数,代表着无穷无尽与终极,又与“久”谐音,暗喻祖国长治久安,登上塔顶,极目远眺,可将园博园的美景尽收眼底,周边的莲石湖和园博湖与之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
2. 锦绣谷
锦绣谷原本是永定河河道的一部分,因多年挖沙逐渐沦为建筑垃圾消纳场,环境恶劣,经过巧妙规划和精心设计,这里华丽变身为下沉式花谷,设计师利用原有地形的高差,打造出逐层下落的台地景观,并融入“燕京八景”元素,设置了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还有大型山石叠水和花卉瀑布点缀其间,真正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
3. 园博湖
园博湖水域面积广阔,达 115 公顷,它与园博园其他景观完美融合,形成开阔大气、错落有致的整体效果,湖区分为主景区、南景区和北景区,夏季的“水舞秀”大型音乐喷泉表演更是一大亮点,水景规模长达 180 米、宽 60 米,主喷可高达 108 米,在灯光与音乐的映衬下,水花飞溅,如梦如幻,为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
4. 中国园林博物馆
作为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它宛如一座园林艺术的宝库,馆内占地 6.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9950 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室内展园与室外展区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内展览展陈面积达 28200 平方米,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园林历史的源远流长、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入研究园林的价值内涵,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平台。
文化传承,创新不止
北京园博园不仅展示了精美的园林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理念,它是园林艺术的大观园,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造园精髓和文化特色,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和历史变迁,园博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将废弃的建筑垃圾场改造成美丽的景观,体现了环保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
旅游胜地,魅力无限
如今,北京园博园已成为 AAAA 级旅游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其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无论是家庭出游、情侣漫步还是朋友聚会,都是理想的选择,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园林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体验科普教育的乐趣,还可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娱乐项目,度过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时光。
北京园博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它见证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舞台,相信在未来,北京园博园将继续绽放光彩,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