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这一常见的临床症状,犹如身体发出的神秘“警报”,其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多复杂的病因,在医学领域,准确识别腹痛的根源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

一、腹痛的常见病因
1、消化系统疾病
- 胃炎与胃溃疡: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可引发胃黏膜炎症或溃疡形成,胃炎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胃溃疡疼痛则具有周期性、节律性,多为餐后痛,疼痛性质较为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 肠炎与肠梗阻: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袭,或因饮食不洁、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可导致肠炎发作,患者会出现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而肠梗阻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 X 线平片可见气液平面等典型征象。
- 胆囊炎与胆石症: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或胆道感染等因素可诱发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患者右上腹突发剧烈绞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慢性胆囊炎则多为右上腹不适感或隐痛,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胆石症患者在无症状时可无明显感觉,但当结石阻塞胆管或引发胆囊炎时,会出现相应部位疼痛,且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 胰腺炎:酗酒、高脂血症、暴饮暴食等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患者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稍缓解,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重症患者还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慢性胰腺炎则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2、泌尿系统疾病
- 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当尿液中晶体物质浓度过高或溶解度降低时,容易形成结石,肾结石可引起肾区钝痛或绞痛,疼痛常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可向下腹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放射,输尿管结石则会导致患侧腰部剧烈绞痛,呈阵发性,患者坐立不安、大汗淋漓,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症状。
- 膀胱炎与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是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膀胱炎患者下腹部疼痛,排尿时疼痛加剧,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有异味,男性前列腺炎除下腹部坠胀疼痛外,还可能有会阴部不适、尿道滴白、排尿异常等症状,且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妇科疾病
- 盆腔炎:多由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常见于性生活活跃期女性,患者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盆腔脓肿、不孕等并发症。
- 痛经:原发性痛经与月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子宫收缩异常导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青春期女性,疼痛程度不一,一般经生活管理或药物治疗后可缓解,继发性痛经则常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疼痛更为剧烈,且呈逐渐加重趋势,往往伴有性交痛、月经异常等症状。
- 卵巢囊肿扭转与破裂:卵巢囊肿在特定诱因下可能发生蒂扭转或破裂,蒂扭转时,患者突发一侧下腹部剧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可触及压痛性包块;卵巢囊肿破裂则表现为突发下腹部剧痛,之后疼痛可有所减轻,但会出现腹腔内出血、休克等危险情况,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4、其他疾病
- 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常被误诊为胃病,这种疼痛多无典型消化道症状,疼痛性质较为剧烈,持续时间长,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有特异性改变。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严重缺乏及应激情况下,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患者早期可有腹痛,多为全腹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脱水、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血糖、血酮体显著升高,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 腹壁疾病:腹壁疝如腹股沟斜疝、直疝等,当疝内容物突出嵌顿或绞窄时,可出现局部疼痛,伴有腹胀、呕吐等症状,腹壁外伤、手术后粘连等也可能导致腹壁疼痛,疼痛部位固定,活动时可能加重。
二、腹痛的诊断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
-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用药史、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饮酒情况等)、月经周期(针对女性患者)等信息,老年患者突发腹痛要警惕心血管疾病;长期饮酒者出现腹痛可能与肝脏或胰腺疾病有关;育龄女性腹痛需考虑妇科疾病可能。
- 询问腹痛的部位、性质(如绞痛、隐痛、胀痛、刺痛等)、程度、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如进食某种食物后、运动后、月经前后等)、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尿频、尿急等),这些细节有助于初步判断腹痛的可能病因。
2、体格检查
-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测量,重点检查腹部,观察腹部形态是否膨隆或凹陷,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触诊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是否可触及肿大,有无腹部包块;叩诊肝浊音界是否存在,有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是否正常活跃或亢进、减弱等,对于女性患者还应进行妇科检查,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有无异常。
3、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血淀粉酶、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血糖、血酮体检测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至关重要;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肝脏疾病引起的腹痛;血尿淀粉酶肌红蛋白、心肌酶谱等检查对鉴别心肌梗死与急腹症有一定意义。
-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检测尿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的诊断;尿妊娠试验可用于排查育龄女性的妊娠相关问题。
- 粪便检查:大便常规及潜血试验可发现肠道炎症、出血等情况;寄生虫卵检查可明确某些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痛。
4、影像学检查
- 腹部 X 线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积气、液平面,对于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还可发现泌尿系统结石、钙化灶等病变。
- 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对肝、胆、胰、脾、肾、子宫及附件等脏器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便、无创,适合急诊及床边检查。
- CT 检查: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特征,对于肿瘤、炎症、外伤等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优于超声检查,尤其在诊断急性胰腺炎、肠道缺血性疾病、腹部闭合性损伤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增强 CT 扫描可进一步提供病灶的血供信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 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在诊断腹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累及腹部脏器(如脊髓病变压迫神经引起腹痛)、血管病变(如腹主动脉夹层)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费用较高。
- 内镜检查:胃镜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对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肠镜能检查直肠至回盲部的结肠黏膜病变,用于诊断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腹腔镜则可在直视下对腹腔内脏器进行探查,对不明原因的腹膜炎、腹部肿块等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还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
三、腹痛的治疗原则
1、对因治疗
- 根据腹痛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是关键,对于感染性腹痛(如胃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应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需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治疗;胆石症、肾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保守治疗(如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如内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胰腺炎患者需禁食水、抑制胰酶活性、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妇科疾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