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独特一员,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更是其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这些节日不仅承载着藏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还展现了他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祈愿。

藏历新年:辞旧迎新的盛大庆典
节日背景与时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庆祝活动
- 准备阶段: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着手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 除夕夜: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 大年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 大年初二及以后: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萨噶达瓦节:纪念与祈福的宗教盛会
节日背景与时间
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它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
庆祝活动
这一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信教群众会到寺庙烧香拜佛、念经祈祷,祈求佛祖保佑家人平安、幸福,同时也会进行一些放生、布施等活动,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雪顿节:欢乐的酸奶盛宴与文化艺术节
节日背景与时间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后来逐渐演变成集哲蚌晒佛、藏戏表演、逛林卡等活动为一体的重要节日,如今,雪顿节已发展成融文艺汇演、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物资交流、产品展销、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盛会,2004年起,由市政府主办的雪顿节固定为每年公历8月18日开幕。
庆祝活动
- 哲蚌晒佛:每年的藏历6月30日,拉萨市西郊的哲蚌寺都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让更多的信徒有机会膜拜佛祖,地方政府对这样的佛事活动不加干预。
- 藏戏表演:罗布林卡内,人山人海,林木间到处是帐篷、地席,藏族群众欢聚在这里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酸奶子,并观看藏戏和欣赏各种文艺节目。
- 逛林卡: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节日的欢乐氛围。
望果节:丰收的喜悦与感恩
节日背景与时间
望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藏历八月举行,是一个丰收的节日,但它的日期并不固定,因为它取决于庄稼成熟的时间。
庆祝活动
藏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转遍农田,然后举行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文娱活动,这一节日最初是一种祭祀神灵以祈求丰收的仪式,一般由村庄的巫师主持,村民们围着土地转圈,载歌载舞,感谢神灵的庇佑和大自然的馈赠。
沐浴节:清新身心的传统习俗
节日背景与时间
每年藏历七月上旬,在西藏,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很盛行沐浴节。
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人们带着食物,在河边搭起帐篷,在清澈的河里沐浴、擦身,再将被褥、垫子等洗干净,人们认为在这个时间段沐浴可以祛除一年的病痛和晦气,使身体和心灵得到净化和放松。
燃灯节:纪念宗喀巴大师的虔诚之夜
节日背景与时间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是为了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
庆祝活动
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宗喀巴大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为自己和家人祈愿,希望能够得到佛祖的庇佑和指引。
仙女节:女性的节日与美好祈愿
节日背景与时间
藏历十一月初的一个节日,主要流行于拉萨地区,据说仙女节的来源与当地的神话传说有关,相传在藏历十一月初的某一天,天上的仙女们会下凡到人间沐浴。
庆祝活动
这一天,妇女们会早早地起床,精心打扮自己,穿上漂亮的藏装,然后前往附近的河边或湖泊沐浴,男性则会在家中准备丰盛的美食和饮品,等待女性归来后一起庆祝,在仙女节这天,人们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共同度过一个欢乐而难忘的节日。
吉祥天母节:女性专属的节日与信仰
节日背景与时间
藏历十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因为她们不听话,母亲便许了咒,愿大女儿一生不得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次,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赤仆宗赞,每年只能在藏历十月十五日相见一次。
庆祝活动
为了庆祝“天母节”,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到白拉扎姆天母像前焚香祈祷,西藏自古就有不论贫富向晚辈、僧侣、小孩们进行施舍的习俗,小孩们在这一天是最快乐的,一大早就向父母要“白来日追”节日零花钱,从藏历十月十四日晚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