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遗迹: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03u百科知识网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中心的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犹如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灯塔,静静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它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原为意大利人建的天主教堂,由主楼、礼拜堂和附属用房等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约400平方米,为砖瓦结构二层楼一进楼房。

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此正式公开宣告成立,这里便成为了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在曾生、尹林平、王作尧等领导人的带领下,以司令部为指挥中心,开展了无数英勇的战斗,司令部的主楼是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尹林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等领导人工作和居住的场所,礼拜堂则作为会议室和作战室,附属用房改为工作人员的工作用房,楼房后面的小平地,是小型练兵场,练兵场后侧还建有一座琉璃正檐八角亭,为解放后人民政府所建的“东江纵队纪念亭”。

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在此召开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省委委员、省军政委员会联席会议(简称土洋会议),这次会议认真讨论了中央关于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分析当时广东地区的斗争形势,作出了6项重要决定,对加强广东党组织的建设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广东的抗日武装斗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时光流转,新中国成立后,该旧址一度成为土洋小学校址,但在1997年,经修复后设立了东纵史迹展览馆,并于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等。

走进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庄重古朴的建筑外观,中西合璧的风格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个特殊时代的故事,旧址内的基本陈列分为《东江纵队史迹展》和复原陈列两部分,史迹展通过119件东江纵队战士战斗、生活、日用品等实物以及大量的照片、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东江纵队“南域先锋”“海外蜚声”“艰苦风范”“永继永存”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历程,而复原陈列则通过对曾生司令员当时工作和生活用过的部分实物的还原,再现了曾生同志在艰苦条件下,率东纵不屈不挠、英勇抗日,最终成为“为民先锋”的史实。

在这里,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那斑驳的墙壁上挂着的老照片,有的展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有的记录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那陈列在展柜中的破旧武器、简陋的生活用品等实物,让人不禁想象当年战士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坚持战斗的,它们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东江纵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除了参观展览,游客还可以在这里聆听专业的讲解,讲解员们生动地讲述着东江纵队的历史故事,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支英雄队伍的成长历程和他们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这里还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革命传统教育讲座、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漫步在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周围的环境,绿树成荫,宁静而肃穆,附近的土洋村也保留着一些与东江纵队相关的遗迹和传统的民居建筑,与旧址相互映衬,形成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追寻红色记忆,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还能领略到当地的乡村风光和文化底蕴。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见证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它是深圳乃至广东地区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无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革命先辈的后代,还是广大青少年来说,这里都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值得每一个人前来参观、学习和缅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