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心肌梗死,一种因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的心脏肌肉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严重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心肌梗死而失去生命或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了解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治疗知识,对于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梗死的定义与症状
心肌梗死,俗称“心脏病发作”,是由于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发生严重阻塞或闭塞,导致心肌(心脏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情况,这种病症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压迫感或胸闷、不明原因的胸痛、上腹部不适、气短或呼吸困难、寒战或冷汗以及乏力或体力下降等,并非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些前兆,且症状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痛、牙痛等非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发现心梗症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并清晰告知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时间就是生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2、保持安静并休息: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一个舒适的位置躺下,双腿稍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3、使用急救药物:如果患者之前有被医生开具的硝酸甘油药物,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患者服用,硝酸甘油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心脏供血,但需注意,不是所有心梗患者都适合使用硝酸甘油,如血压过低者应禁用,阿司匹林也是一种常用的急救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但具体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4、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或脉搏微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公共场所如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使用以提高存活率。
5、转运与绿色通道:救护车到达后,应优先送往有胸痛中心的医院或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医疗机构,确保快速进行冠脉介入手术(PCI)或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式
1、冠脉介入手术(PCI):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清除血栓并植入支架,是首选治疗方式,黄金时间为发病后12小时内,最佳效果在120分钟内完成,这种手术能够迅速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降低心肌坏死的风险。
2、溶栓治疗:若无法及时进行PCI,溶栓治疗可能是一种替代方法,通过药物溶解冠状动脉中的血栓以恢复血流,但需注意的是,溶栓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存在出血风险者应禁用。
3、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如肝素等)、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能够稳定斑块、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肌供血。
4、康复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康复期同样重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和心理调适,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恢复,还应定期随访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复发情况。
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治疗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提高对心肌梗死的认识和警惕性,了解其急救知识和治疗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