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它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的赘生物,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寻常疣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多种有效的治疗与去除手段,旨在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寻常疣的病因与症状
1、病因
-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HPV是一大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的 DNA 病毒,不同类型的 HPV 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部分类型与寻常疣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皮肤或黏膜出现破损时,如微小的伤口、擦伤等,病毒便容易侵入并感染宿主细胞,在局部增殖并引发寻常疣的形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受到 HPV 感染,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
- 寻常疣的典型皮损为表面粗糙的赘生物,质地较硬,颜色可呈灰褐色、棕色或正常肤色,其形态多样,可呈菜花状、丝状、乳头状等,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摩擦或受压时感到轻微疼痛或不适,寻常疣好发于手指、手背、足底、甲缘及面部等部位,且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的疣体直接接触,或使用患者用过的毛巾、鞋袜等物品,都可能导致自身接种传播或传染给他人。
二、寻常疣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观察
- 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皮损出现的时间、发展情况以及是否有过接触史等,然后对皮损进行仔细的肉眼观察,根据疣体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部位以及颜色等特点,初步判断是否为寻常疣。
2、皮肤镜检查
- 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放大皮损处的图像,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疣体内部的结构特征,如血管形态、角质层的变化等,有助于辅助诊断寻常疣,并与其他类似的皮肤病变进行鉴别。
3、病理组织学检查
- 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需要明确诊断的病例,可采取病理组织学检查,即取一小块疣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若发现典型的挖空细胞,则可确诊为寻常疣,但这种方法属于有创性检查,一般较少使用,仅在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明确诊断时考虑采用。
三、寻常疣的治疗与去除方法
1、物理治疗方法
- 冷冻疗法:这是治疗寻常疣最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利用液氮的低温作用,使疣体组织内的水分迅速结冰,形成冰晶,导致细胞脱水、坏死,进而达到去除疣体的目的,治疗时,医生将棉签蘸取适量液氮,直接接触疣体表面,每次冷冻时间约为 10 - 30 秒,根据疣体的大小和厚度可重复多次,治疗后,局部会出现水疱、红肿等反应,一般在 1 - 2 周内水疱干涸,疣体逐渐脱落,但冷冻疗法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彻底清除疣体,且治疗后可能会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后遗症。
- 激光疗法:通过高能激光束瞬间气化疣体组织,使其碳化、坏死并脱落,常用的激光有二氧化碳激光、脉冲染料激光等,激光治疗具有精确度高、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较小且表浅的寻常疣,激光设备价格昂贵,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且操作不当可能会留下瘢痕。
- 电灼疗法:利用高频电流通过电极产生的热效应,使疣体组织凝固、坏死、碳化而脱落,该方法操作简便,止血效果较好,但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且术后易形成瘢痕,因此对于颜面部等对美观要求较高的部位的寻常疣应谨慎使用。
2、化学腐蚀疗法
- 局部外用药物:常见的药物有水杨酸、维 A 酸、咪喹莫特乳膏等,水杨酸具有角质溶解和抗真菌作用,可使疣体表层的角质层松解、脱落;维 A 酸能够调节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 HPV 的复制;咪喹莫特乳膏则可通过诱导局部免疫反应来清除病毒,使用时,将药物涂抹于疣体表面,每天 1 - 2 次,根据病情连续使用数周至数月,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的刺激反应,如红斑、瘙痒、灼热感等,但一般较为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
- 化学剥脱剂:如三氯醋酸、氢氧化钠等,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使疣体组织蛋白质凝固变性、坏死脱落,但由于其腐蚀性较强,使用时需严格控制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免损伤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化学剥脱剂主要用于治疗较小且不宜采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寻常疣,如甲周疣等。
3、免疫疗法
- 干扰素局部注射: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将干扰素直接注射到疣体基底部或周围组织,可增强机体局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寻常疣的目的,一般每周注射 2 - 3 次,连续注射 4 - 8 周为一个疗程,干扰素治疗可能会引起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良反应,以及局部疼痛、红肿等局部反应。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从卡介菌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通过肌肉注射该药物,可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 HPV 病毒的抵抗能力,通常每周注射 2 - 3 次,连续注射 10 - 12 周为一个疗程,这种方法副作用相对较小,但疗效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4、手术治疗
- 对于较大、较深或经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寻常疣,可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将疣体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然后进行缝合,手术后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定期换药,待伤口愈合后可能会留下一定的瘢痕。
四、寻常疣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1、预防措施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拖鞋等个人物品,以防交叉感染。
-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破损,在进行劳动或运动时,可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手部受伤的机会。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 对于已经患有寻常疣的患者,应避免搔抓疣体,以免造成自身接种传播,使疣体扩散至其他部位或传染给他人,积极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2、日常护理
- 在治疗期间,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如果局部出现水疱或渗液,应及时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 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和鞋子,减少对疣体的摩擦和挤压,以免引起疼痛或导致疣体破裂出血。
- 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观察疣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疣体复发或出现新的疣体,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寻常疣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去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预防措施的实施,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以降低寻常疣的发病风险和减轻其对生活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寻常疣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患有寻常疣,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