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金堂县的龙泉山脉中段,沱江之畔,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五凤溪古镇,它不仅是中国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贺美英教授的故乡,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魅力。

五凤溪的历史沿革
五凤溪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这里就是沱江上游的重要水码头,据史料记载,蜀汉时期,刘备征战吴国途经此地,准备在此修墓,而孔明不同意,于是在此修了一个店铺,占了刘备的墓而得名“五凤镇”,康熙14年,云顶山一名叫太子的弟子云游到此,感悟此地有些灵气,便在此修建了炳灵庙,关圣宫、南华宫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凤溪的地理特色
五凤溪古镇位于龙泉山脉中部东麓,旁依千里沱江,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条古街亦以金凤、青凤、玉凤、白凤、小凤名,坡坡街串着半边街,清代民居丰富而独具特色,关圣宫南华宫气度恢弘而和谐,汉唐时已为沱江上游重要水码头,有渣湖渡、鸣阳渡、金牛渡、罗坝渡四个渡口,高峰时期每天有100多艘船只把川西的粮食、手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重庆,又从重庆、宜宾、泸州运来食盐、水果和洋货,然后通过山路转运到50公里之外的成都去销售,宋置柏茂镇,清康熙时官设为场,后时世数变,此镇独偏安于山水间,安享宁静与闲适。
五凤溪的文化特色
五凤溪古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江风貌,曾一度成为川渝陆路商道和沱江水系的交汇点,以灿烂人文和悠久历史,成为文化交融和艺术碰撞的集结地,这里的移民文化尤为突出,是“湖广填四川”历史的见证,古镇上留存的历史古迹关圣宫、南华宫等都与移民有关,关圣宫各地皆有,但五凤溪的关圣宫却着有独特之处,不仅是规模宏大,更为突出的是“馆中套馆”的规制,这种“馆中套馆、宫中套宫”的建筑格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五凤溪的景点介绍
白凤街:白凤街一面靠山,一面临崖,宽处两排房,窄处一排房,因而又被称为“半边街”,半边街长约462米,旧时是西往成都的通衢大道,街区内多客栈、饭馆、酒店,还有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五福楼”“观音堂”等。
五凤溪码头:五凤溪码头形成之初,不过有几间“幺店子”而已,随着沱江航运的发展,五凤溪码头日渐兴盛,市井繁华,商贾云集,货物集散,人流如织,善捕商机的客栈老板们,在街巷广建客栈客舍,迎八方宾客,据说,当年五凤溪的大小客栈多达三四十家,最有名的是西园、同德和、五福楼三家,五福楼客栈位于半边街,是一间依山傍崖的四合院,天井四周除北向有一敞厅外,均设客房,客房虽然狭小,但却能让长途跋涉的客商享受暂时的休憩。
五凤溪的旅游价值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四川唯一的山地古镇,五凤溪古镇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这里的自然风光优美,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这里的水文特征也十分独特,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这里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有高台狮子、沱江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各种传统节庆演艺活动。
五凤溪的未来展望
如今,五凤溪古镇正积极挖掘人文历史资源,努力打造具有“码头文化”和“移民文化”特色的“山地古镇”,按照规划,将把消失的栈道、过街楼、栅子门、廊桥、王爷庙、文昌宫等都恢复起来,并在黄水河上筑坝让其回流进山峦,使其绿水环绕,未来的五凤溪古镇将更加美丽动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它的魅力。
五凤溪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成都平原上,无论是想要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还是欣赏自然风光的美丽都可以来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