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汤:滋补肝肾,呵护肝脏健康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食材准备
  2. 制作步骤
  3. 注意事项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主疏泄与藏血,关乎着人体的气机调畅与气血运行,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压力过大、熬夜等,肝脏往往容易受到损伤,此时,一款精心熬制的养肝汤便成为了滋养肝脏、维护身体健康的理想选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常见且功效显著的养肝汤做法——枸杞菊花炖鸡汤。

食材准备

1、主料

- 鸡肉:建议选用土鸡,约500克,土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作用,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肝脏的健康恢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辅料

- 枸杞:30克,枸杞是传统的滋补肝肾良药,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它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症状,对肝脏起到良好的滋养与保护作用。

- 菊花:15克,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归肺、肝经,它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菊花中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有助于清泻肝火,缓解肝阳上亢所致的目赤肿痛、头晕头痛等症状,与枸杞配伍,既能滋补肝肾之阴,又能清泻肝经之余热,使补而不腻,清而不伤正。

- 红枣:10颗,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红枣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肝脏的代谢能力,同时还可健脾和胃,帮助消化吸收,为肝脏提供充足的营养底物,有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与养护。

- 姜片:5片,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它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在炖汤中加入姜片,不仅可以去腥增香,还能温通经络,调和脾胃,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肝脏的气血通畅,增强肝脏的功能活动。

- 葱段:适量,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表散寒、通阳解毒的作用,葱段在炖汤过程中能够增添独特的香味,同时其所含的挥发油等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辅助保护肝脏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制作步骤

(一)鸡肉处理

1、将土鸡宰杀后,去除鸡毛、内脏及杂质,清洗干净,注意要将鸡肚子里的油脂和血水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汤品的口感与品质。

2、把处理好的鸡肉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期间换水2 - 3次,以充分泡出鸡肉中的血水,减少腥味,浸泡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二)药材准备

1、枸杞洗净后,用温水浸泡片刻,使其变软膨胀,这样可以使枸杞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在炖煮过程中释放出来,提高药效。

2、菊花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沥干水分备用,由于菊花质地较轻,在清洗过程中要尽量轻柔,避免破损,以免影响其药用价值。

3、红枣洗净后,在表面划几刀,划刀的目的是为了让红枣在炖煮过程中更好地吸收汤汁中的营养,同时也能使其内部的有效成分更易渗出,增强滋补效果。

4、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备用,姜片的大小和葱段的长度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适当调整。

(三)炖煮过程

1、将浸泡好的鸡肉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以没过鸡肉为宜,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浮沫主要是鸡肉中的血水和杂质形成的,撇去浮沫可以使汤品更加清澈纯净。

2、加入姜片、红枣和葱段,转小火慢炖,小火慢炖的时间大约为1.5 - 2小时,这样可以使鸡肉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到汤中,同时也能让药材的味道慢慢渗透到鸡肉和汤汁里,使汤品味道浓郁醇厚,在炖煮过程中,要时常观察水位,及时添加热水,保持水量充足,但不要一次性加入过多的水,以免影响汤的口感和浓度。

3、当鸡肉炖至八成熟时,加入枸杞和菊花,继续炖煮30 - 40分钟,由于枸杞和菊花不宜长时间高温炖煮,否则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所以在鸡肉快熟时再加入较为合适,此时,要注意用小火慢炖,避免汤汁沸腾过于剧烈,以免影响枸杞和菊花的外观和功效。

(四)调味出锅

1、炖煮至鸡肉熟透,肉质鲜嫩脱骨,枸杞和菊花的香气充分散发出来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调味,每500毫升汤汁中加入3 - 5克盐即可,盐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免摄入过多的钠离子对身体造成负担。

2、关火后,让养肝汤在锅中焖几分钟,使鸡肉更好地吸收汤汁的味道,然后将其盛入碗中,即可享用,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养肝汤就制作完成了。

注意事项

(一)食材选择

1、在选择土鸡时,应挑选肉质紧实、皮色鲜亮、眼睛明亮有神、鸡冠红润的新鲜土鸡,这样的土鸡生长周期较长,肉质鲜美,营养更加丰富,滋补效果更佳,避免购买注水鸡或病鸡,以免影响汤品的品质与安全性。

2、枸杞要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无杂质的优质枸杞,优质枸杞通常呈暗红色或深红色,表皮有光泽,手感柔软而有弹性,劣质枸杞颜色暗淡,可能有霉变、虫蛀等现象,不仅药效不佳,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3、菊花应选用干燥、无异味、花朵完整的杭白菊或贡菊等品种,杭白菊和贡菊都具有较好的清肝明目功效,且口感清香宜人,避免使用已经受潮发霉或带有农药残留的菊花,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二)炖煮技巧

1、炖煮养肝汤时,最好使用砂锅或瓦煲,砂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透气性,能够让食材在均匀受热的过程中充分释放营养成分,使汤品的口感更加醇厚鲜美,砂锅还能避免金属器皿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析出等问题,对人体健康更为有益。

2、在炖煮过程中,要先用大火将水烧开,撇去浮沫后再转小火慢炖,这样可以保证汤品的清澈度和食材的完整性,同时也能使食材的营养成分更好地溶解在汤中,如果一直用大火炖煮,可能会导致汤汁变得浑浊,食材也容易炖烂散开,影响口感与营养价值。

3、加入枸杞和菊花的时间要把握好,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加入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炖煮而破坏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过晚加入则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药效,影响养肝汤的整体功效。

(三)食用禁忌

1、养肝汤虽然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但也并非人人适用,感冒发热、炎症感染、腹泻等急性疾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疾病的康复,因为在这些情况下,身体处于邪气盛实的状态,需要先祛邪治病,待病情好转后再考虑滋补养生。

2、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群在饮用养肝汤时也要适量,由于养肝汤中的枸杞和菊花具有一定的温热性质,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体内火热之邪更盛,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症状,这类人群可以适当减少枸杞和红枣的用量,或者搭配一些具有清热降火作用的食物一起食用。

3、对鸡肉、枸杞、菊花等食材过敏者禁止食用养肝汤,过敏体质者在食用前应先了解自己是否对这些食材过敏,如有过敏史,应避免食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

这款枸杞菊花炖鸡汤是一款简单易做且营养丰富的养肝汤品,通过合理的食材搭配和正确的烹饪方法,能够有效地滋补肝肾,呵护肝脏健康,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食用养肝汤,但也要遵循一定的注意事项,做到科学饮食,才能更好地发挥养肝汤的保健功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