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将人体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进而滋养全身,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若脾虚失健,则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面色萎黄、身体乏力等诸多不适症状,影响着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注重补脾养生对于维系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补脾养生食谱及方法介绍。

山药薏仁粥
材料:山药 100 克、薏仁 50 克、大米适量。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块,薏仁提前浸泡数小时,把大米淘洗干净后与薏仁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半熟时,加入山药块继续煮至粥熟烂即可。
功效: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二者搭配煮粥,能健脾祛湿,改善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体倦、腹胀便溏等症状,且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脾胃虚弱者日常食用。
红枣莲子粥
材料:红枣 10 颗、莲子 30 克、大米适量。
做法:红枣去核洗净,莲子泡发后去心,大米洗净,锅中加水,放入大米、红枣、莲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莲子健脾补肾、养心安神,此粥可健脾补血,增强脾胃功能,对于脾虚气弱、心血不足而致的面色苍白、失眠多梦、食欲欠佳等有较好的调养作用,常食能使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
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 200 克、小米适量。
做法:南瓜去皮去瓤洗净切成小块,小米淘洗干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小米煮至八成熟时,加入南瓜块继续煮至南瓜软烂、小米粥浓稠。
功效: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和果胶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胃黏膜、助消化的作用;小米性温,最养人的脾胃,是健脾和胃的佳品,南瓜小米粥口感香甜,易于消化,能够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尤其适合老人、儿童及脾胃虚弱者在秋冬季节食用,可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腹泻等问题。
芡实猪肚汤
材料:芡实 30 克、猪肚 1 个、姜适量。
做法:将猪肚用盐、醋反复揉搓洗净,焯水后切成条状,芡实洗净备用,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猪肚、芡实、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至猪肚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芡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猪肚即猪胃,以形补形,能补益脾胃。《本草经疏》记载:“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此汤具有健脾益气、涩肠止泻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泄泻日久不止等病症有良好的调理作用,是一道经典的补脾食疗汤品。
茯苓糕
材料:茯苓粉 100 克、米粉 200 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粉、米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白糖和水揉成面团,发酵后做成糕坯,蒸熟即可。
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等症,茯苓糕口感松软,味道清甜,既能健脾利湿,又可作为美味的点心随时食用,尤其适合脾虚湿困、体型肥胖者,有助于祛湿化痰、减轻体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除了饮食调理外,日常生活中还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体质,提高脾胃的运化功能,保持心情舒畅也尤为重要,因为情绪不畅会影响肝气的疏泄,进而横逆犯脾,导致脾胃功能失调,通过综合的饮食、运动与情志调节,全方位呵护脾胃健康,才能使身体充满活力,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