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蛙泳,作为游泳的四大基本泳姿之一,其独特的推进方式和优雅的动作赢得了许多游泳爱好者的喜爱,本文将详细介绍蛙泳的技巧、特点、常见的错误以及纠正方法,帮助大家轻松掌握蛙泳的精髓。
什么是蛙泳
从名字中就可以听出来像是青蛙在水中畅游的画面,实际上,蛙泳就是模仿青蛙的动作而形成的一种泳姿,想要轻松地在水中“蹦跶”,就得学会这个好玩又优雅的泳姿。
蛙泳技巧
1、身体姿态:游蛙泳时,身体俯卧在水中,随手臂和呼吸动作产生轻微起伏,一个动作周期完成后,有一个短暂相对稳定的滑行阶段,此时,双臂和双腿伸直并拢,头部略微抬起,水平面齐发际,身体纵轴与水平面呈5~10度角。
2、腿部动作:蛙泳腿部动作可分为收腿、翻脚、蹬腿、滑行紧密相连的4个阶段。
- 收腿:收腿是翻脚、蹬腿动作的准备过程,进行收腿时,要保持腿部肌肉稍微放松,屈膝和屈髋,双腿一边向前收起,一边慢慢分开膝和踝,小腿和脚跟着大腿后方移动,动作要自然轻松,用力不要过大,收腿完成后,大腿与身体呈130-140度角,膝关节紧贴,脚跟靠近臀部,小腿大致垂直于水面,双膝与肩同宽。
- 翻脚:翻脚动作旨在为腿部蹬夹提供良好的水中推力,它连接了收腿和蹬腿两个动作,进行翻脚时,轻微内扣膝关节并勾起脚尖,向外旋转膝关节和踝关节,使脚内侧和小腿内侧面向蹬水方向,翻脚完成后,两脚间距稍大于双膝间距,脚趾朝向两侧,脚底向上。
- 蹬腿:蹬腿动作为身体前进提供关键推力,包含蹬水和夹水两部分,即在向后蹬水时同时向内夹水,使脚的运动轨迹形成弧线,蹬腿正确的伸展顺序是:先伸展髋关节,接着伸展膝关节,最后伸展踝关节,直到双腿伸直合拢,动作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形成鞭状蹬水,蹬腿结束时,双腿伸直并拢。
- 滑行:蹬腿完成后,双腿伸直并拢,位于较低位置,距离水面约30-40厘米,此时,保持腰、腹、臀及腿部肌肉适度紧张,形成流线型身体,利用蹬腿产生的推力向前滑行。
3、手臂技术:蛙泳手臂动作对身体前进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现代蛙泳中,手臂划水的效果更为重要,从水下看,蛙泳划水路线像一个倒置的心形,根据划水过程中用力方向的变化,划水分为外划、下划、内划、伸臂4个阶段,为了形象地描述划水技巧,我们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以下5个部分。
- 开始姿势:蹬腿完成后,双臂向前伸展,与水平面平行,掌心朝下,保持身体流线型。
- 抓水:肩部和手臂前伸,手腕向前、外侧、下方勾,感受水对前臂和手掌的压力,在抓水阶段结束时,双臂分开到大约45度角。
- 划水:划水是产生推进力的关键环节,划水开始时,双手继续向外分开,手臂外旋,同时屈肘、屈腕,保持高肘划水姿势,前半部分双臂一同向外、向下、向后运动,后半部分则同时向内、向下、向后运动,整个划水过程应加速进行并保持高肘姿势,随着划水进行,肘关节弯曲角度逐渐减小,在划水即将结束时,肘关节弯曲约90度,手位于肩部前下方。
- 收手:有人把收手看作划水的后半段,因为它也能产生一定推力,划水结束后,手臂向外旋,双手同时向内、向上、向前迅速移动,开始收手过程,收手时,双掌心相对,收手完成时,肘部位置低于手,肘关节弯曲成较小的锐角。
- 移臂:蛙泳移臂是四种动作中唯一在水下完成的,在收手的基础上,通过向前伸展肩部和肘关节,双臂前移至初始姿势,结束时,掌心朝下。
蛙泳练习方法
刚学蛙泳时,人们通常是先在陆地上练习,然后再到水中练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
1、陆地上的练习:趴在泳池边上,反复做抬头吸气、低头呼气的练习,练习的较熟练后,再加上腿部与手臂的动作,抬头收腿吸气,低头蹬腿呼气,然后再到泳池中练习。
2、腿部练习:坐在地上,上体稍微向后倾斜,两臂在身体侧后方支撑地面,双腿伸直并拢,首先进行收、翻、蹬、夹的分解练习,然后再进行连贯完整的练习,俯卧在长凳上,做蛙泳腿的模仿练习,手扶支撑物(如池边或池槽),身体浮卧水中,髋关节展开,双腿伸直并拢,进行收、翻、蹬夹、停的动作。
3、手臂练习:两脚站立,上身前倾,两臂并拢着往前伸,做手臂划水动作,俯卧水中,双腿夹着浮板,手臂一直练习划水动作。
4、配合练习:进行蛙泳双臂划水和呼吸配合动作,在浅水中,由同伴抱住大腿边向前走边进行手臂动作练习,俯卧水中,同伴站在侧面托住髋部,进行蛙泳双臂划水和呼吸配合动作的练习,利用夹板助浮,进行蛙泳双臂划水和呼吸配合动作的练习。
学习游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重要的是坚持练习,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会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