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明月村: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探寻乡村振兴的成功密码

03u百科知识网

本文目录导读:

  1. 明月村的历史背景
  2. 明月村的转变之路
  3. 明月村的发展成果与启示

在广袤的成都平原边缘,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如今凭借其别具一格的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的典型范例,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明月村的历史背景

明月村位于唐宋茶马古驿蒲江县甘溪镇,地处大五面山浅丘地带,是蒲江、邛崃、雅安三地交界之处,全村幅员面积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46.2%,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7000亩的生态雷竹和3000亩的茶园,长久以来,采笋、制茶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生计方式,部分村民还会烧制简单的陶器贴补家用,尽管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明月村在2009年之前却一直戴着市级贫困村的帽子,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水平较低。

明月村的转变之路

(一)发现契机——明月窑的重生

2012年底,民间陶艺师李敏偶然发现了藏在村落里的4口古窑,其中一口有300多年历史的龙窑——明月窑,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保存完好,这一发现让当地政府意识到明月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于是决定以明月窑为核心,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

(二)规划先行——科学布局谋发展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当地政府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村子的规划、招商和文化建设等工作,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将明月村定位为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致力于打造集陶艺生产销售、文化展示、创意体验、休闲运动、禅修养生、田园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注重保护村落原有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划定了生态保护区,对古窑、山林、溪流等自然景观进行重点保护和修复。

(三)创新模式——“乡创+文创”双轮驱动

1、引进新村民

工作组深知要实现明月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吸引一批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新村民参与其中,他们为新村民们设计了两套入驻方案:一是改造旧有院落,将农民闲置的宅基地租赁给艺术家,提供一定数额的改造补贴;二是买地自建房屋,通过土地招拍挂手续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本,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学者等新村民扎根明月村,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理念和创意项目,为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

2、改造微村落

在“乡创+文创”的基调下,工作组对瓦窑山、谌塝塝两个老村民创业区进行了改造,将艺术家院落和老村民相对集中的区域打造成新、旧融合的微村落,通过协调村集体的土地,建设荷塘、沙坑等公共空间,并设置集装箱做成的陶艺体验空间,引导游客深入其中,同时也为老村民提供了创业平台,许多老村民抓住机遇,纷纷开办起民宿、餐厅、电商驿站等业务,实现了增收致富。

3、成立合作社

为了推动村民共同参与产业发展,明月村成立了成都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体、村民和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共同出资组建,秉持“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专注于服务新老村民和游客,合作社开发了多种特色旅游产品,经营农夫集市、手工社、乡村工坊等旅游配套项目,并对村民进行培训和指导,带动了老村民创业项目的发展,促进了集体产业和社区经济的繁荣。

(四)文化挖掘——传承与创新并重

明月村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建设,更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当地的邛窑文化和陶艺文化,邀请专家对明月窑进行研究和修复,建立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展示邛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中韩竹海茶山明月跑、中韩陶艺文化交流、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蒲江分会场活动等,不断提升明月村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将陶艺与其他文化元素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明月酿、明月手工茶、明月手工豆腐乳、明月果酒、明月陶等,既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明月村的发展成果与启示

(一)发展成果

1、经济收入显著增长

经过多年的努力,明月村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2018年全村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08亿元,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6元,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2、产业多元化发展

形成了以茶叶、雷竹为主导产业,以陶艺文化为核心的文创产业,以及涵盖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的乡村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抗风险能力增强。

3、社会和谐进步

新老村民共创、共享的发展模式,增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村里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大幅提升,明月村还荣获了“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成为全国知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启示

1、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文化和社会资源,关键在于如何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明月村正是凭借其丰富的雷竹、茶园资源和悠久的邛窑文化,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

2、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

乡村振兴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发展模式,勇于创新和探索,明月村通过“乡创+文创”的模式,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引入新村民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激发了乡村的内在活力和发展潜力。

3、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关键因素,明月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村民的需求和利益,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制度设计和保障措施,确保了新老村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了各方的和谐共生。

4、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所在,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增强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月村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对邛窑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载体,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5、加强合作与交流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村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明月村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与政府、高校、企业等开展合作,借助外部力量推动乡村建设,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机制。

明月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只要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发展方向,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合作与交流,就一定能够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让广大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