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身体空间感知能力的关系,运动与身体空间感知能力的关系是

03u百科知识网

如何理解皮亚杰说的“儿童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2、形成了因果联系

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

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7岁)和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的信号功能:表象符号--延迟模仿与语言符号

2、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指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皮亚杰的三山试验)

3、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运算思维

4、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

为什么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要靠看抓来了解外部环境

皮亚杰把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儿童的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这个时候,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来适应外部环境,并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儿童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来了解外部环境。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

2、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能够运用一些动作图式,但是这些图式需要与具体运动动作相联系,对于回忆过去、明了信息、做计划是无效的。儿童具备了符号言语功能,词汇得到发展。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随着守恒、分类、顺序排列、运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已经发展出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的体系。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年)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且能够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依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