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首次负增长,车市寒冬之下如何取暖
从今年1-10月份的产销数据来讲,整体车市并未进入寒冬,更靠谱的来讲是消费结构变化下的一种消费常态,更成熟化的消费观念、社会经济发展底层空档,在国家政策退坡、油价上涨等一系列政策引导下,汽车产业的高增长、高爆发、高需求已经相对缓和,达到一个临界点,后续每年的需求量或许会保持这个平稳的状态甚至下滑;
对于消费者来讲,品牌、口碑和服务成为新需求,一二线成熟市场的消费升级将带动豪华品牌需求上扬;而三线以下市场对口碑和产品性价比的需求仍占很大比重,也是合资及自主品牌车企主阵地,如何深耕细作,发挥自有优势是一大关键。
我个人的观点:
汽车市场的寒冬并为到来,而是汽车新车销售由量转到质的时候到来了,因为汽车被人类创造出来以后,就是人类的交通工具中的一种,当这种交通工具趋于饱和的时候,过量被生产出来的汽车将无处使用,因为人类居住的地方就那么大,路就那么宽。
想要恢复到之前的销量增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中国的经济已经从当初的高速狂奔式发展转换为稳步前进的时代,高速发展的经济促使更大的市场经济流动性,就像一个人由于剧烈运动使自己身体的血液高速流动一样,在血液高速流动时人身体的多余脂肪得到了有效的消耗,从而使这个人的身体素质更加的健康,但是人不可能不休息,市场经济亦是如此,中国汽车市场由于单人拥有汽车率的饱和,新车销售肯定放缓。
如何看待我国汽车销量21个月首次增长,4月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4.4%
日前,中汽协发布了4月汽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10.2万辆和207万辆,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增长2.3%和4.4%,是21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
不可否认,4月的销量表现的确要比之前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销量指的是所有汽车的批发销量,涵盖了商用车,也不是零售销量。事实上,4月乘用车的批发销量只有153.6万辆,同比下降2.6%,仍然处于下行轨道。另外,中汽协暂未公布乘用车的零售销量,可以参考乘联会的数据: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为142.9万辆,同比下滑5.6%,降幅回归个位数,遗憾的是仍为负增长。
1月底,新冠疫情全面爆发,2月、3月车市表现较差,特别是2月份,汽车产销几乎停摆。4月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前两个月积压的需求在4月份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加之车企、经销商、供应商等全面复工,汽车产销逐渐回归正常,所以车市4月的销量表现明显回暖,呈现出了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态势。
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在2、3月需求积压的情况之下,4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仍未由负转正,说明市场需求并不是特别强烈,长路漫漫,国内汽车行业的形式仍然不是太乐观。
5月汽车品牌销量汇总,只有两田和奔驰逆势增长,车市寒冬在2019年还会继续吗?#2019汽车销量# #车市寒冬#
我觉得,新车销量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国六排放。当然,这个感觉对不对,我也不知道。
原本,国六排放的第一阶段(A),是在2020年7月1日实施,第二阶段(B)是在2023年7月1日实施。可不知怎么回事,有十多个省提前了,提前到今年的7月1日,有些消费者因此暂停买车,想等等国六排放的车,来个所谓的“一步到位”。
马上就要进入7月了,越来越多的厂家已经陆续拿出国六车,如果接下来的几个月,销量还是下滑,就证明我的上述感觉,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