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新生儿的降临为家庭带来无尽喜悦,他们娇嫩柔弱,各个器官都需悉心呵护,眼睛更是如此,新生儿的眼部护理至关重要,关乎着宝宝视力的健康发展以及未来生活质量,从眼部结构特点到日常护理要点,再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全方位了解新生儿眼部护理知识,是每位新手爸妈的必修课。
新生儿眼部结构与特点
新生儿的眼睛在解剖和生理上与成人有很大不同,眼球相对较大,约为成人眼球大小的 3/4,且眼轴较短,视网膜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刚出生时,宝宝的视力较差,只能看清 20 - 30 厘米内的物体,视野也比较窄,新生儿的泪腺不发达,泪液分泌相对较少,导致眼睛较为干燥,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眼睑肌肉力量较弱,眨眼次数较少,无法像成人一样通过频繁眨眼来保持眼睛湿润和清洁,这也增加了眼部出现问题的风险。
新生儿眼部护理的日常要点
(一)清洁护理
1、洗脸时注意眼部
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脸部,包括眼部周围皮肤,但要注意避免水直接流入眼睛,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从眼内角向外轻轻擦拭,去除眼部分泌物和灰尘。
2、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宝宝眼部分泌物较多,如出现黄色或绿色的眼屎,可能是结膜炎等眼部感染的症状,此时应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从眼内角向外轻轻擦拭,不可反复使用同一根棉签,以免交叉感染,擦拭后,观察眼部情况是否有所改善,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二)避免强光刺激
新生儿对光线敏感,过强的光线会对其眼睛造成伤害,室内光线应柔和、均匀,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眼睛,白天拉上窗帘,调节室内光线亮度;夜间喂奶或照顾宝宝时,可使用柔和的小夜灯,且灯光位置应低于宝宝视线,防止强光直接照射,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电子屏幕前,如电视、手机等发出的蓝光也可能对宝宝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三)保持适当距离
在给宝宝喂奶或进行亲子互动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过近的距离使宝宝眼睛过度调节,一般建议喂奶时将宝宝抱在怀里,头部稍高于身体,眼睛与妈妈眼睛平视,距离大约在 20 - 30 厘米左右,这样既能保证宝宝看到妈妈的脸,又能减少对眼睛的压力。
常见眼部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黄疸引起的眼部黄染
部分新生儿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眼白)发黄,这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轻者经皮测胆红素值在正常范围内,无需特殊处理;若黄疸较重,胆红素过高可能会透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需及时就医治疗,如采用蓝光照射疗法等,在黄疸期间,注意观察宝宝眼部黄染的变化情况,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
(二)倒睫
新生儿有时会出现睫毛向内生长的情况,即倒睫,这会使睫毛刺激眼球表面,引起宝宝流泪、眨眼频繁等不适,轻度倒睫随着宝宝面部发育会逐渐自行改善,可经常轻轻向下牵拉宝宝眼皮,帮助睫毛恢复正常方向;若倒睫严重,引起角膜损伤或反复眼部炎症,应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手术治疗。
(三)泪囊炎
泪囊炎是新生儿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表现为宝宝眼睛经常流泪、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泪囊区(内眼角下方)可能有红肿压痛,这是因为新生儿鼻泪管下端开口处胚胎残膜未退化完全或鼻泪管阻塞所致,发现宝宝有泪囊炎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局部按摩、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或进行泪道冲洗等治疗,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泪囊区按摩方法,即用食指指腹从泪囊上方向下轻轻挤压,每日 2 - 3 次,每次按摩后用干净毛巾擦去分泌物,以促进鼻泪管通畅。
新生儿眼部护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家长们要充分了解新生儿眼部的特点和护理要点,密切关注宝宝眼部的任何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清洁、防护工作,遇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为宝宝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让宝宝拥有明亮的视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