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在人体这个精妙绝伦的系统中,肾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生命之源的守护者,默默维系着我们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肾功能的奥秘。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
1. 尿液生成与排泄代谢废物
正常人两侧肾脏的血流量占全身血流量的1/4 - 1/5,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每分钟约为120ml,两侧肾脏每日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量可达150 - 180L,所滤过的这部分血浆称之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及集合管时,其中约99%被重吸收,最终排出体外的原尿仅有1500ml左右,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类物质和少量蛋白质等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全部吸收,同时肾小管还可直接排出某些药物及毒物,从而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
2. 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人体在食物消化以及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和少量碱性物质,并释放入血液,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当进入肾小管后,大部分钠、钾、钙、镁、碳酸氢根、氯及磷酸根离子等被重吸收,其吸收量按人体的需要由神经内分泌及体液因素调节,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反应虽缓慢,但能充分调节血浆pH的变化,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3. 内分泌功能
肾脏能产生多种激素类生理活性物质,如血管活性物质(肾素、缓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及前列腺素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等,肾素可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I、III;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加速骨髓幼红细胞成熟、释放,促使骨髓网织红细胞进入循环,使红细胞生成增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3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以及骨中钙磷吸收及骨盐沉积,肾脏还可灭活胃泌素、胰岛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
肾功能的检测指标及意义
1. 血清尿素氮(BUN)
血清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液中血清尿素氮浓度会升高,临床上常通过测定尿素氮来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其正常参考值为1.75 - 8.05mmol/L,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梗阻)、高蛋白饮食、脱水、消化道出血等情况;降低则见于中毒性肝炎、急性肝萎缩、类脂质肾病等。
2. 血肌酐(Cr)
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血清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肾功能正常时,肌酐排出率恒定;当肾实质受到损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血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其正常参考值男性为62 - 115μmol/L,女性为53 - 97μmol/L,增高主要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降低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肝功能障碍及妊娠等情况。
3. 尿酸(UA)
尿酸是体内核酸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肾功能受损时,尿酸易累积而导致血中含量升高,测定尿酸有助于较早期肾病的诊断,其正常参考值成人男性为210 - 420μmol/L,女性为150 - 350μmol/L,儿童为120 - 320μmol/L,增高可能见于痛风、肾脏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都可导致血清尿酸升高)等情况。
4. 胱抑素C(Cys C)
当肾功能受损时,Cys C在血液中的浓度随肾小球滤过率变化而变化;肾衰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浓度可增加10多倍,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肾小管功能失常时,会阻碍Cys C在肾小管吸收并迅速分解,使其在尿中的浓度增加100多倍,其正常参考值为0 - 1.03mg/L。
5.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测定视黄醇结合蛋白能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损害,并能灵敏反映肾近曲小管的损害程度,其正常参考值为25 - 70mg/L,升高常见于肾小管功能损害,降低则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低蛋白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脏疾病(营养过剩性脂肪肝除外)、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感染、外伤等情况。
影响肾功能检测结果的因素
1. 饮食因素
检查肾功能前三天,应保持正常蛋白饮食,避免高蛋白饮食,因为高蛋白饮食之后,除了对血清胱抑素C不造成影响之外,对尿素氮与血肌酐都会产生影响,若本来肾功能是正常的,高蛋白的影响或许并不明显;若本来肾功能就已减退(慢性肾脏病2期及以后),高蛋白的影响就会非常明显。
2. 身体状态
身体缺水状态会影响肾功能检测结果,如“超空腹”(抽血前超过15个小时不吃不喝)、高热或持续发热、消化道大出血、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过度利尿、出汗太多等情况,都会让身体处于明显缺水状态,此时体检出的肾功能结果会高于实际情况,近一周内非常劳累,如高强度工作、高紧张学习及剧烈运动等,身体处于极度活跃状态,新陈代谢加快,也会影响肾功能指标。
3. 疾病因素
近两周内合并急性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尿路感染等),一般来说并不建议体检者或肾病患者检查肾功能(特殊情况除外),因为各种感染都会对肾功能指标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与胱抑素C的升高,若能及时控制这些急性感染,相关指标又可恢复正常或恢复到以前水平。
肾功能异常的危害与预防
1. 危害
肾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疾病和健康问题,水代谢失调可引起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症状,或者出现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电解质代谢紊乱可造成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等;铝、镁、铜、锌、硒等微量元素代谢异常;还可引发肾性骨病,出现骨痛和近端肌无力等症状;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还会影响血液系统,导致肾性贫血等,长期的肾功能异常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 预防
预防肾功能异常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部分抗生素等),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其对肾脏造成损害;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肾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肾功能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重视对其的保护和定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