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产后护理的方法有哪些
产前一般的认为应该是有规律宫缩以后到胎盘娩出后,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产前的产妇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及胎儿的胎心变化,观察有否阴道流血或流水的情况,重要的还要做好产妇的心理工作,给产妇讲解生产的生理过程,让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这个阶段就是要经受疼痛的过程,当然有条件的医院最好开展无痛分娩,这真的会让产妇少经历痛苦的。关于产后的护理,重点要观察产妇的阴道流血请款况,定时的按压子宫,促进进子宫收缩,如果不是破宫产,产后可以立即给产妇喝热的牛奶小米粥什么的。为了促进母乳的分泌,要一个小时内让婴儿贴到母亲,大口的吸吮母亲的乳头。产后三天给母亲吃清淡一点的食物。
产后乳房的护理要注意什么问题
拥有美丽的胸部,是每个女性梦寐以求的。乳房是集哺乳功能、性感功能及特有的女性美象征为一体的器官。因此,产后乳房护理我们不容忽视。
产后乳房护理既可降低乳房的发病几率,又可保持乳房给身体带来的美观状态,重要的是还能为新生儿提供健康、充足的乳汁,因此,产后乳房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正确的乳房护理可以增进妈妈的舒适感,使乳腺管通畅,减轻胀奶,促进乳汁分泌;同时还可以健美乳房,防止下垂,也可以预防宝宝发生感染而腹泻。
那么产后如何护理乳房?
1、保持乳房清洁
新妈妈哺乳前要用温开水擦洗乳头、乳晕及双手,尤其是夏天汗多及乳汁经常外溢的新妈妈,更要保持乳头和手的清洁卫生。然后用先挤出几滴乳汁,这对于乳管的清洁卫生有利。哺乳完毕,要将乳头上的乳汁洗去。乳头及乳晕若发生感染,如乳头皲裂、乳头炎等,新妈妈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每次哺乳前用棉布蘸温水清洁乳房。每天用温水清洗乳房1~2次后;如乳头上有垢痂,可用清洁的植物油涂在乳头上,垢痂变软后,用碱性小的温肥皂水清洗;再用温水擦洗乳房、乳头及乳晕。
2、采用正确的哺乳方法
正确的哺乳姿势不仅可以让宝宝吸奶更舒适,也可以避免妈妈的乳房受到伤害。一般常用坐式、侧卧式、环抱式来哺乳。新妈妈开始哺乳时应尽量使新生儿的嘴张大,含住大部分乳晕,这样可以避免乳头破裂。
哺乳结束时,新妈妈不要强行从新生儿的口中拉出乳头,因为这样可引起乳头的局部疼痛或破损。如需中断喂哺时,新妈妈可以按下婴儿下颚,在没有口腔负压下拉出乳头。
哺乳结束时,要挤出一滴乳液涂在乳头上,让其自然干燥,起到保护乳头的作用,并用手轻轻托起乳房按摩10分钟。
4、哺乳期佩戴乳罩
哺乳期乳房明显增大、发胀,佩戴乳罩可将乳房向上托起,防止乳房下垂,这不但有利于女性的形体美,更有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增加乳汁分泌量,预防乳房感染。
5、哺乳期的乳房护理
乳房的卫生从怀孕时起就要注意,哺乳期则应更加重视。产后2~3天乳房胀满、坚实,可摸到瘀积的奶块,喂奶后奶块仍不消失时可局部热敷,顺乳头方向按揉奶块,使之散开。每次喂奶前,产后妈妈要洗净双手,用温开水洗净乳房及乳头。喂奶时,让婴儿吃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未吃尽的奶汁要用吸奶器吸空,以免影响泌乳和引起感染。
喂奶后擦净双乳,用两块纱布保护乳头,用乳罩托住乳房。内衣要勤换洗,睡眠时采取侧卧姿势,注意不要压迫乳房。
开始几天喂奶时间可短些,以后每次以10~20分钟较为适宜。不要让婴儿叼住奶头入睡,这样容易将乳头表皮浸软、剥脱而发生皲裂。
6、进行乳房按摩
产后妈妈可在每晚临睡前或起床前对乳房进行按摩。具体方法为将一只手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放在对侧乳房上,以乳头为中心,顺时针由乳房外缘向内侧推行、按摩,每次10~15分钟。
结语:妈妈们在清洁乳房时,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类物品清洁乳头,每天可以2次用温水来给乳房清洁,这样不仅有利于乳房的清洁卫生,而且能增加悬韧带的弹性,哺乳期新妈妈要注意休息,保持精神愉快,增强全身抵抗力。
母婴护理内容有哪些
(一)宝宝护理分为四大块:
1、照料宝宝的日常起居,包括喂奶、喂水、换尿布、洗澡;为宝宝每天按摩、抚摩,指导宝宝游泳,锻炼身体;
2、健康方面的专业护理,包括脐带结扎部位的消毒;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测量体温,万一宝宝身体有异常及时提醒并协助治疗;洗涤并消毒宝宝的奶瓶、衣物、尿布等;
3、常见病的观察和护理,月嫂需判定宝宝是否患有尿布疹、鹅口疮、新生儿黄疸等,并对某些新生儿疾病有预防措施;
4、宝宝的情感和潜能开发,月嫂需指导产妇为宝宝做婴儿操,锻炼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大脑并给予宝宝美妙的情感抚慰。
(二)产妇护理分成五大块:
1、产妇的生活护理,包括帮产妇擦身、观察恶露,洗涤产妇大部分衣物;
2、产妇的乳房护理,月嫂需依据自己的经验帮助产妇通乳,解决乳房胀痛,教会产妇如何清洁乳房和双手后挤奶或进行乳房按摩,教会产妇正确的哺喂姿势;
3、制作产妇的营养餐和催乳汤,再保证母乳的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防止产妇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饮食而急速发胖;
4、指导产妇做产后恢复操,促进子宫复原、恶露排出并帮助产妇体型的复原;
5、经常与产妇交流育儿心得,打破产妇对独立育儿的焦虑状态和封闭型生活的抗拒心理,及时安抚产妇,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