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归属感?归属感是评判一个人成熟的指标吗
什么是归属感,我想这个东西没有特定的标准。按个人的主观意识来说的话,个人认为所谓的归属感是自我对身边环境的一种认知及心里感受。成熟可以用很多词汇来表达,而归属感也可以当做来评判一个人的成熟标准。 鄙人2004年开始离开家乡去了武汉读大学以及毕业后在武汉工作。说实话本人还是很喜欢这座城市的,这里大学数量是排在全国前列的,人文气息不错,这里的小吃美食也吸引着我,工作氛围不错,夜生活多姿多彩。2012年因母亲身体问题不得不离开这个我最美好的八年青春年华的地方。有的人认为回到自己家乡离亲戚朋友近了就有归属感了,其实并不然!回来以后各种不适应,生活方式以及工作节奏。慢慢的用了半年时间来调整自己归属感应该是随遇而安,是一种随环境而接受现实生活,让自己融入进去,慢慢的产生一种新的归属感。之前说过人不是个体,生下来就是跟现实人与物息息相关,分不开的。随遇而安,接受现实,珍惜现在。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 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不过归属感确实没办法成为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因为这仅仅代表着你对家或者某一熟悉环境的认可、思念或者说心理上的情感,从小孩到老人均有这种感情,所以拥有归属感并不代表着你成熟
什么归属感这个问题,很广泛,每个人,人生的每个阶段,归属感都不一样,总的来说,归属感就是感情的寄托,心灵的依靠,一个能让你感到欢愉,安全,充实的,非常向往的地方。
对儿童而言,回到家里就有归属感,因为家里有母亲的关爱,父亲的保护。对于青年人来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了。劳累一天,回到妻儿身边,体验那种温馨的时候,就有了归属感。对于老男人来说,归属感就是儿女满堂,乐享天伦。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民有木有归属感,就要看人民的生活质量怎么样,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如果这个国家能让人民幸福,快乐。这个国家的人民就有归属感,就会爱这个国家,心里认为属于这个国家,即使远在他乡异国,也会时刻想着自己的祖国。如果人民生活的不快乐,不幸福,(包括精神方面)那么就不会爱这个国家,憎恨或者想逃离这个国家。正所谓国不知有民,民也不知有国。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归属感了。
人生的经历,所处环境不同,归属感也不同,现在有些年轻人找不到归属感,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对未来没有信心,没有明确的方向,迷茫造成的。铜臭迷失了人的本性,使人丢掉了与生俱来的善,也抹杀了人们的幸福感,归属感。
归属感是爱的体现,所有归属感都是以爱为基础的。
说说我的感受吧。十二年前毕业去了上海工作,去上海也是当时公司的安排,我并不想去。在上海待了一段,有一天去人民广场,熙熙攘攘的人从我身边过去,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属于这里,上海不是我的家。我觉得这就是归属感。
我记得以前头条有个文章说类似的话题,也有评论说,在哪里都一样。我觉得不是,你人可以在外漂泊,但你的心应该有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你的家。那里有你的父母,或是老婆孩子。咱们中国人嘴里的漂泊,大多是伴随着无奈的,也可能有人喜欢这种漂在外的感觉,也有人觉得无所谓。
我觉得无所谓的人,可能对“家”不敏感。也不一定是不成熟,也许是性格或者成长经历等等决定的吧。因为绝大多数人随着成长,都越来越希望安定,希望有一个归宿,就是你在外奔波一天,或一个月,或一年后,要回去了——你要回的这个地方,这就是归属感的源头,回到这里你的地理坐标就会归0,离开这里才是漂泊,这个地方就是你的家。
我其实挺反感有些人总是拿成熟不成熟给人扣帽子。一个人活着并不需要完全按照别人的标准。我不知道家对你意味着什么,但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感最主要的来源。
“归属感”是什么意思
归属感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隶属这个团体的感觉。这种心理产生是由于人的本性需要所致,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实现。
学生中有这种心理,教师如果较好的对这一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进而产生积极效应,这就为上课和活动增强了凝聚力。
举一个例子,对于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都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极个别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