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无声的健康“杀手”,你需要了解这些

03u百科知识网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高血压已成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悄然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它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虽然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从医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血压的形成与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弹性以及血液的容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心脏收缩将血液泵入动脉时,会对血管壁产生压力,这就是血压,而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且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在患病初期没有任何不适感,只是在测量血压时才发现异常,随着病情发展,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这种头痛通常表现为后枕部或太阳穴部位的胀痛,呈阵发性发作,尤其是在劳累、情绪波动或睡眠不佳时加重,还有些患者会感到胸闷、心悸,感觉心跳加快或有不规则的心跳,这是由于高血压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所致,视力模糊也较为常见,可能是高血压引起视网膜病变的表现,患者会感觉自己看东西时眼前有黑影晃动或视物不清,严重的高血压甚至可能引发脑出血、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患者往往会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在心血管系统方面,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高血压还会损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使血管管腔狭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对于脑血管而言,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高的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者使血管内的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导致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后果,肾脏也是高血压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和肾单位萎缩纤维化,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鉴于高血压的严重危害,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是基础,减少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食盐,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菠菜、橙子等,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和降低血压,要控制体重,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 35 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并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联合用药方案,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按时按量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否则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善同样不可忽视,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量,同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血压和相关检查指标,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疾病,通过了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挑战,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远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身和家人的血压健康,共同抵御高血压这一隐形的健康“杀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03u百科知识网-你身边的百科知识大全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